目前,全市共建设非遗工坊40余家,从聚力脱贫攻坚到助推乡村振兴,非遗工坊已由昔日的"小作坊"发展成为如今的"新工厂",成为信阳市加强非遗保护、促进就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经县区推荐,现将信阳市16个涉及炒茶制茶、编织陶艺、食品制作等传统工艺,兼具一定群众基础和市场前景的非遗工坊作为信阳市"十佳非遗工坊"评选对象。投票请前往"信阳文旅"微信公众号,请广大网友投票选出你心目中的信阳市2023年度"十佳非遗工坊"。

一、浉河区柳林老街豆腐非遗工坊聚落

柳林老街始于清代嘉庆年间,近百余间豫南民居耸立在老街两侧,老街172户人家居住,有42户依然从事着延续三百多年的手工地锅豆腐制作技艺。为进一步整合资源、规范豆腐制销行为,柳林老街成立了豆腐产业协会,建立非遗工坊,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化管理、企业化运作。协会发挥小金、小毛以及龚秀等豆腐非遗工坊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群众发展改进"小而精"的古法作坊,不断提升柳林豆腐品牌质量,带动周边群众50余人就业,每家每年豆制品销售20余万元。通过非遗点亮行动,柳林老街豆腐工坊聚落正在孵化豆腐奶茶、豆腐宴、豆腐露营、豆腐研学等新型业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浉河区归拙园茶非遗工坊

浉河区郝家村归拙园茶非遗工坊利用本地茶资源,自2022年4月正式运营以来,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吸纳周边30多户茶农手工炒茶,开展游客手工炒茶体验,向游客销售农特产品,为周边30多家农家乐餐馆和50多家民宿带来巨大流量,带动100多位村民就业增收。工坊组织村民借助电商服务平台,采取"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方式,拓宽茶叶销售渠道,实现户均增收2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平桥区干菜制作技艺非遗工坊

信阳干菜制作技艺非遗工坊位于平桥区查山乡信阳万惠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类干菜及花果茶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基地。工坊带头人、信阳万惠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刚挖掘本地文化资源,通过电商平台,大力弘扬"干菜制作技艺"。2019年以来,工坊收集平桥区豆角、黄花菜、菊花等158种农副产品,通过"电商+工厂+基地+农户"的模式,以合同制为主要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带领当地的农民参与种植绿色农产品,依靠线上线下销售,切实帮助农民销售各类干菜等农产品,不断扩大联农带农成效。目前,该工坊从单一的给旅游团零售、团购、批发,发展到电商供应链的全体系打造。工坊实现豇豆种植500余亩,生产干豇豆、菊花茶等27款农特产品,产业辐射周边58个种植主体,联结带动种植户1800多户,实现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平桥区艾尔康艾草非遗工坊

艾尔康艾草非遗工坊依托艾尔康公司,是一家集艾草种植、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企业,主要从事艾草产品生产和艾灸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目前研发生产艾条、艾柱、艾绒等不同规格的艾草产品130余种,并拥有国家专利证书,产品远销韩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工坊流转土地种植艾草3000亩,同时采取公司+农户方式种植艾草1.2万亩。工坊年加工艾草1万余吨,年消耗艾叶5000余吨,优先就近在公司就业,吸纳就业60余人,每户年增收近3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息县任大寨村葫芦烙画非遗工坊

任大寨村葫芦烙画非遗工坊位于息县项店镇任大寨村,成立于2019年,依托任大寨村锄禾种植合作社设立,共种植葫芦150余亩,拥有葫芦加工厂、烙画工作室、残疾人技能培训基地。工坊常年开展葫芦烙公益性培训活动,免费为学员培训葫芦烙画技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工坊结合本地实际,采取线下与景点合作、开设展厅,线上利用电商平台的方式进行双向联动销售,为全面带动葫芦产业发展,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工坊带动本村群众可带动30户群众就业,实现年收入30余万元,帮助105人脱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商城县毛布底鞋非遗工坊

毛布底鞋非遗工坊依托商城县三多堂传统手工鞋业有限公司设立,成立于2020年,传承毛底布鞋手工制作技艺。工坊占地面积7000平米,拥有各种固定资产1000余万元,有技师、技工136人(其中国家级高级技师1人、中级技师1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8人)。工坊生产120余种10万双传统手工布鞋,产品销往全国30多个省会级城市。工坊采用"公司+网点+农户"的生产模式,在固始、商城、潢川三县七个乡镇设立手工布鞋鞋底收发网点,带动网点周边40-70岁农村留守、陪读妇女千余人就业,帮助137户贫困户,523人贫困人口脱贫。工坊还结合"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开展制鞋技艺培训,培训技术工人2306人。工坊202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河南省返乡下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优秀项目"、2021年被河南省妇联认定为"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示范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商城县其鹏名茶非遗工坊

商城县其鹏名茶非遗工坊成立于2020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训活动,累计为4000人次出具相关职业等级证书。同时,工坊积极参与政府主导的乡村振兴项目,让216户贫困户以茶园入股,实现五统一种植标准。带动周边茶园平均每亩增收4000元以上,涉茶贫困户累计增收4200万元,为当地茶产业共创造价值8.6亿元。截至目前,工坊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960户就业(其中脱贫户有216户),茶厂常年留有100余劳动力务工。此外,通过茶旅融合,带动茶厂附近开办20余户农家乐,并通过"3次就业"的模式,带动了周边6个乡镇的6180户农户增收致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罗山县朱堂袁氏金刚猪油馍非遗工坊

朱堂袁氏金刚猪油馍非遗工坊以弘扬"猪油馍制作技艺"为宗旨,围绕信阳"两茶一菜"高质量发展,开展技艺培训,不断孵化品牌,通过一款小吃带活一个产业,致富一个群体。在工坊示范引领下,猪油馍小吃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已有200多户猪油馍从业者,形成曾店村"猪油馍一条街"景象。工坊致力于品牌传播,先后制作猪油馍相关视频10余部。朱堂金刚猪油馍90后传承人袁恒荣获"河南非遗新青年"称号,让猪油馍从乡村小店发展成省域品牌,潜在经济价值1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固始县大别山陶艺非遗工坊

大别山陶艺非遗工坊依托大别山陶艺文化旅游产业园设立,成立于2022年,以"传承创新陶艺文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宗旨,工坊吸收60多名本地年轻人就业,采取以老带新的模式,传承"堆花"等核心工艺。工坊与江西景德镇陶瓷大学、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建立了交流机制,遴选20多人到景德镇陶瓷大学学习深造,不断提升技艺水平。带动100多人就业增收,工坊年接待小学生校外研学累计近1万人次,实现年产值5000余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光山县豫信丰茶非遗工坊

豫信丰茶非遗工坊成立与2020年,位于河南省光山县白雀园镇赛一村大胡湾,主要从事信阳毛尖茶的种植、加工和销售。工坊注重培养新一代茶农和茶艺师,通过传统的师徒传承方式培养制茶师近20名。工坊拓展手工茶销售渠道,线上线下整合营销,延长鲜叶采摘窗口,扩大季节性用工,增加手工制茶工种岗位,让农户(包括 203 户脱贫户)以入股的方式,每年获利 8000 余元。工坊以"工坊+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领农户892户实现家门口灵活就业,累计提供就业劳务10万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一、光山县李文胜砖桥月饼非遗工坊

李文胜砖桥月饼非遗工坊位于在光山县砖桥镇,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带动600多人实现灵活就业。工坊将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结合,常年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帮助100多人掌握制饼技艺。工坊在传承传统食品工艺的同时,不断精进创新,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2023年实现单品销售过百万的佳绩。工坊年实现经济价值100多万元,带动了周围14个村街100多人增收,帮助贫困家庭创收总额达10余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二、光山县匡自稳石器雕凿非遗工坊

匡自稳石器雕凿非遗工坊,位于光山县文殊乡杜槐村石岗村民组,占地面积300平米,有固定工匠16人。工坊生活器具、建筑装饰、景观雕像等20多种石雕文创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城乡多个场景。形成"传统工艺+现代技术"的新型石雕产业。年创利润60多万元。工坊联动12个石雕作坊5条机械雕刻生产线,带动相关人员就业达380余人。工坊注重技能培训,每年要举办3-4期"石器雕凿技艺"培训班,工坊石匠能够承担石雕文物的修复工作。2022年10月8日,匡自稳石器雕凿非遗工坊向光山县紫水塔博物馆捐赠石器雕凿工艺品17件套,价值达53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三、新县西河榨油非遗工坊

新县西河榨油非遗工坊位于信阳市新县周河乡西河湾,建筑面积300㎡,其中:库房面积100㎡、展厅面积200㎡,现有从业人员12人,藏品25件。工坊定期开展古法榨油体验游和社会实践活动,由老师傅和导游配合讲解古法榨油技艺的历史文化和工序流程,成为西河景区亲子游、古村游、研学游中的一个特色项目。工坊负责人承包周边上千亩的油茶林,成立九凤朝阳农场,带动周边贫困户20余人就业脱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四、新县田铺刺绣非遗工坊

新县田铺刺绣非遗工坊位于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内,建筑面积200㎡,其中:库房面积50㎡、展厅面积150㎡。工坊现有从业人员30人、藏品910件,全年免费开放。新县绣花鞋垫及布鞋传统手工制作耗时耗力,掌握该技艺的传承人越来越少,呈现断层趋势。新县田铺刺绣非遗工坊定期开展刺绣培训班,吸引游客及周边村留守妇女前来参观学习,使周边村留守妇女在家就能创业,年收入过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五、潢川县旺鑫贡面非遗工坊

旺鑫贡面非遗工坊依托河南旺鑫食品有限公司设立,占地面积15亩,标准化厂房面积达5600平方米,有贡面制作技师69人、商标3件、专利技术16件,获"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省部级以上荣誉13项。工坊以"公司+非遗工坊"模式,一步步迈进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轨道,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逐渐成为消费者青睐并口口相传的潢川地域名片,并带动潢川县付店镇3个村1269户农户脱贫致富。2023年,潢川空心贡面成功获批河南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六、潢川县欣然手工艺非遗工坊

欣然手工艺非遗工坊依托潢川欣然工艺品有限公司设立,是一家生产出口型的手工艺品加工企业,主要经营草、竹、木、藤、柳等材质的手工艺品。工坊建立泡桐种植基地1200亩、柳条种植基地2500亩(已建成300亩)、花卉大棚23个。工坊通过"工坊+基地+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为周边群众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近87个。工坊不断探索传统技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将手工艺品的打磨、编绳、编织、组装进行分解,方便群众掌握技能,让贫困群众"在家就业、计件发薪",帮助150位贫困群众,实现每月2500余元的稳定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