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考古专家惊讶地发现,一位明朝进士竟和数位爱人合葬。当他们抢救其中一位女子的墓室时,异口同声地喊道:“太美了!他们看到了什么?为何会感到如此的惊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事得从60多年前的往事说起。

当时的江苏省五峰山山脚下,因为建设急需要在山脚施工,可没想到在施工的时候,却遇上了许多零星的小型古墓,当时施工队无奈就停了下来,找来了文物专家进行勘探,看看是否有价值。

当考古专家深入此地了解后,发现这里原来是古代认为的一个“宝地”,古代的人都喜欢零星的安葬在此处,所以这里大小各朝的古墓总共有三十多个,不过在清理古墓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古墓对历史和文物参考的价值不明显。

很快就过去了几天,本来以为差不多就要结束时,没想到考古队却有一个意外的发现,一天一个考古队员休息无意中踢倒了一桶水,水离奇的快速地渗透到地里,他敏锐地觉得脚下可能有一座古墓,就带着洛阳铲进行了勘探,没想到还真发现了土壤的不同,和带出一些青砖碎片。

考古队员见土壤和青砖颜色和发掘出来的都不同,感觉下面的古墓或者有点意思,就连忙动手发掘了起来,没想到他无意中发现了一座离奇的古墓。

后来经过清理,古墓虽然面积不大,但是比起其他的来说,可算是奢华了,在后来的挖掘中,让考古专家惊讶的是,古墓的主人竟然和几位爱人合葬在一起,从侧面上看这位墓主的生活水准不错,应该是小康水平,生活如意也没有吵闹,所以才选择了合葬,这在古代也是很难见到的情况。

那么古墓中的男子是谁?他为何能和四位妻子合葬?

当时专家猜测墓主的身份可不一般,后来找得了墓志铭,发现原来主人原来是明朝的一位进士,不过明朝进士太多,他也是名不见经传,

这位进士叫张安晚,妻子的名字就不可知了,考古专家按照次序发掘墓室,在他妻子的墓室中,都是一些普通的生活物件,本来考古专家也这次依然是毫无所获,

可是当打开其中一间墓室时,专家欣喜若狂异口同声地说,太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古墓中是他最年轻的一位爱人的,在里面发现了九只金戒子和一根发簪,而整座古墓最为贵重的就是这根发簪,可能主人都没想到,这根发簪竟然在后世价值9个多亿,那么这是怎么一根发簪呢?

原来这是一枝金蝉头簪,当时虽然头簪经历了几百年的时光,有一些灰尘在上面,可是稍作清理后,竟然光彩亮丽耀眼夺目。

不仅如此,这枚金蝉头簪,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枚用金蝉和玉叶连在一起的头簪。相关人士估计,这根头簪现在的价值起码是9个亿!

可是为何张安晚只给她送上这根价值不菲的头簪呢?

但其背后却有一个感人至深的往事。

根据考古专家的推测,玉蝉古代称为“知了”,金蝉头簪诠释的就是“金枝玉叶”。根据一些历史学家推断,现在的“金枝玉叶”古时应该写为“金知玉叶”,只是“枝”和“知”同音,出现传世的错误,部分古书写法也有“金知玉叶”。

“蝉蜕于污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古人不了解蝉的一生,他们认为蝉从爬虫到飞虫是一次重生,因此经常把蝉作为陪葬品来祝福逝者,希望逝者再来的生活更加美满。

由此可以推断,明代金石张安晚非常地宠爱她。因此才雇了一个能工巧匠做这根“金知玉叶”头簪。

希望她的未来能有一个高尚的身份。毕竟在古代,估计她的地位很低。在她的一生中,就算得宠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地位,而张安晚则希望通过玉蝉给她一个美好的来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工巧匠却是匠心独运,他将金蝉雕刻在一片绿色的玉叶上,还在玉叶下雕刻了一朵银花托,花托和头簪相结合,三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头簪。

由于金蝉和玉叶雕工栩栩如生,才让专家们异口同声地惊叹。因为金蝉本身的价值和它蕴含的特殊意义,这支金簪已经被南京博物馆收藏,并作为镇馆之宝之一,在展示的过程中,让现代人能一览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现在很多人都会觉得,古代的工匠不如现代的科技,可是,这一物件的出土打破了现在人们的认知,同样也感受到了古代匠人的智慧,证明了中国古代在金玉工艺处理上,已经是巧夺天工独具匠心了,并且领先于世界。这的确是中国古人匠人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