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数的概念是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

对于孩子来讲,他们通常需要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思考。他们通过观察、倾听的方式知道了人有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一张嘴巴、两只耳朵。通过不断的重复练习,能够将抽象的数字和实体物质相联系,形成数字的概念。

也许大家会觉得,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讲,数学就是数数而已,会点数、认识数字就可以了。但是,数数不仅仅是“1、2、3……”这么简单。《幼儿数学核心概念》一书中提到:数数有两种类型,一是机械数数,也就是说孩子像背书一样按照顺序把数字说出来;二是理解数数,孩子能够把数字与集合中的物体对应。孩子只有理解数数之后,才能够进一步比较集合中的数量,甚至进行数运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数学认知做了具体的要求,如下图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学龄前孩子的数概念以及数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接下来,我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分享。

培养孩子的数字敏感度

生活处处有数字,电梯、公交车、钟表、日历、车牌、鞋码、页码、交通信号灯……家长要抓住每一个机会给孩子输入数字的意义。

比如:

1、电梯上的数字代表楼层,坐电梯时家长就可以说“我们要去3楼,你来按下数字3吧”。

2、坐公交车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我们要乘坐21路公交车”。

3、在楼下散步时,与孩子进行比赛,寻找带有数字“5”的车牌号。

4、除了这些,家长在和孩子交流时,要有意识的在对话中加入数字,“门口有两只鞋”、“我们去买3个苹果”、“快递的取件码是4-5-3”。

通过这些大量的生活实践和游戏,孩子才可以把具体的经验和抽象的数字符号联系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概念

孩子在学习数数的过程中,是按照唱数-点数-说总数这几个阶段循序渐进发展的。

唱数是前文中提到的机械数数,也就是孩子像唱儿歌一样把数字背诵出来。此阶段的孩子并不知道自己所数数字的含义,也无法对应上具体的数字。唱数在孩子进入牙牙学语阶段就可以开始啦!

1、家长可以通过儿歌来帮助孩子学会唱数,比如,《打老虎》、《手指歌》这样包含正确数字顺序的儿歌。

2、也可以和游戏结合,“捉迷藏”就是一个能帮助孩子练习唱数的游戏,家长和孩子一人从一数到十,一人躲藏,在不断的重复中练习唱数。

接下来就是点数了,点数是确认一个集合中数量有多少的过程。是一套眼、口、手、脑高度协调的动作,即口说数字、手点实物。使得数词与实物一一对应,最后用数字表示结果。

能够融入点数的生活场景有很多。比如,在吃零食或水果时可以带着孩子数一数有几块饼干、有几颗葡萄。吃饭时数一数家里有几个人,拿几个碗;上楼梯时带着孩子上一阶台阶数一个数字;拍球时,拍一下数一下……

家长也可利用家中的物品自制一些有关数数的玩教具,“停车场”、“水杯对对碰”都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点数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总数即是在点数完成后说出集合的数量。此阶段的孩子已经逐渐开始掌握数所代表的意义了。家长此时需要做到在一切生活场景中,给孩子示范报总数。

场景一

家长:“今天我们买了几个苹果呀?”

和孩子一起边数边说:“12345,5个苹果。”

场景二

家长:“今天晚上家里一共有3个人吃饭,我们要拿123,3盒牛奶。”

场景三

家长:“妈妈的钥匙圈上有123456,6把钥匙。”

每次点数时,最后报总数的这个步骤都非常重要,是在强调数与量的关系。很多孩子在说总数时,容易出现数与量不一致的情况,“12345,8个。”孩子明明会点数,但是一报数量时就出现错误。此时我们可以按照点数、说数名、报数量的过程教给孩子。点数即是手口一致的数数;说数名则可以在点数后,让孩子选择对应的数字卡片(如,数到第三个苹果后,报数字3,并找到数字3的卡片,同时报总数“3个苹果”),帮助其更好的理解点数和数量的关系;最后,引导孩子在一一点数后,手点数字卡片报出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数概念的培养,每一步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家长不要给孩子制定过高的目标,以免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