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王秉璋中将的名字,许多朋友可能不太熟悉,但他一生的经历可谓是传奇且又跌宕起伏。早年间,他曾在国军麾下效力,但后来因为一颗赤诚之心弃暗投明,并在抗战和解放时期大放异彩。建国以后,功勋卓著的他被任命为了国防科委副主任。但步入晚年后,却因牵涉到一起机密情报的泄露事件,被撤去了一切职务和荣誉,直到2017年才得以恢复。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一下王秉璋将军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秉璋之所以会走上从军之路,与当时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1914年,他出生于河南安阳,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与父母不仅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甚至有时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因此,为了谋条生路,也为了心中的家国大义,王秉璋选择了参军,并凭自己的能力考入了冯玉祥创办的无线电学校,后来更是成为了西北军的一员。

而他命运的转折点,就发生在1930年。这一年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西北军被老蒋的部队打败,而作为降将的王秉璋也就此加入了国军第26路军。但因为士兵成分的问题,老蒋本人对这支部队一直不太重视,甚至后面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还派这支部队去执行围剿红军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当时山河破碎,26军的将士们个个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想要北上抗日,但老蒋“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却寒了将士们的心。这也让原本就对蒋介石心存芥蒂的一些将领更加不满,一些将领甚至开始密谋起义,这其中就包括26军74旅的旅长季振同。

彼时,王秉璋刚刚成为季振同身边的传令兵,王秉璋身上展现出来的灵巧与忠勇让他极为欣赏。因此在起义的谋划阶段,王秉璋便作为他的使者与我方的联络人员接触。后来季振同正式起义之后,跟随他来到红军部队的王秉璋后来被分配到了红一军团。此后,王秉璋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革命事业中。在长征之前,由于出色的工作能力,他已经在红一兵团担任过师部参谋、作战科科长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全面抗战后几年,历经磨炼的王秉璋已经成为了鲁西军区的司令。虽然面对日寇我军依然势弱,但他却灵活运用“四两拨千斤”的战术思想,不仅有效弥补了我军的短板,还常常牵制日寇在战场上找不到北。解放战争时期,他更是展现出了他在战略上的能力,其创新的攻坚战术,在三大战役时期都有骄人的成绩。

建国之后,王秉璋被授予了中将军衔,并被任命为了空军部队的参谋长,与刘亚楼将军搭档,共同为空军部队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60年代以后,世界局势风云突变,我国开始努力发展高精尖武器的建设,王秉璋又主持了导弹研究院的工作,并在不久之后担任了国防科委的副主任一职,可谓是劳苦功高。但与此同时,他的命运也再次发生了转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他的人生发生巨大转变的是九一三事件,当时事件发生后,调查组在坠机现场发现了大量的国防科委资料碎片,一时之间,矛头直指王秉璋。而在之后的调查中,他不仅没能解释清楚资料的去向,还又被发现曾将外汇用于林帅的私事。最终在当时的背景下,虽然案件还并未完全查清,但他还是被监禁了起来。

10年之后,王秉璋重获自由,但也被免去了所有职务,被迫过起了退休生活,泄密罪的帽子也就一直这样戴在他的头上。晚年的他为了自己的清白多次申诉,但仍未得到一个结果,最终在2005年,带着遗憾去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将军死后,他的家属并未将他下葬,而是将遗体冷冻保存起来,只求组织上能为他正名。最终在2017年,有关部门重新核实了王秉璋将军生前事件的具体细节,并批准他的家属允许以老红军和党员干部的身份举行追悼仪式。至此,这位一生经历跌宕起伏的革命先辈,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