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大别山第一场雪后,豫南大地银装素裹。12月19日上午9时许,新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余长江一行,驱车来到位于新县城乡结合部的新县特殊教育学校,看望中国道德模范候选人程敏,调研新县特殊教育。
2023年春,新县特殊教育学校迁址到城南董店社区,在原高敬亭小学校址改建,并开启独立办学新模式。学校坐北朝南,门前山上白雪皑皑,门口河床盖上了一层层厚厚的冰衣。特教学校面积不大,进门是一条主干道,路左运动场,右边是食堂,正对校门是一栋教学楼。校园道路干净整洁,红赫色教学楼在白雪的映衬下分外耀眼,教学楼前立有校魂——高敬亭雕塑。
雪后,寒气逼人,除了住校学生,到校的孩子不多,校园格外冷清。余长江来到校园,走进每间教室,看望每名师生。他查看师生生活学习环境,了解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情况,询问老教师身体状况,走进残障儿童中间,摸摸孩子的头,弯身与孩子交流,向孩子挥手致意。有些孩子无法听到,无法用语言表达,他们能感受到,纷纷将感谢化为微笑和掌声。
临近中午,一缕缕阳光拨开云层,倾泻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也洒在孩子的脸上。
面对残障孩子,教育教学工作如何开展?长期面对残障儿童,特教教师有怎样的心路历程?新县特殊教育面临哪些问题?带着关切、疑惑和问题,余长江与新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面对面交流,仔细聆听与会教师的倾诉。
"我自己的特殊遭遇,让我对特殊孩子家庭有一份真切的感受""我原来是一名普教语文老师,为了教好残障孩子,我白天上课,夜晚自学手语""我只是做好了我该做的事,没想到大家给我这么多荣誉""我会发扬传统美德,让自己成为光,散发光,把光芒带给特殊儿童"程敏在交流中这样说。程敏老师铁肩担道义,大孝铸师魂,在家庭接二连三遭受重大打击,痛失至亲的境况下,以柔弱之躯担负起照顾公婆、养护子女、呵护学生的重担,2023年1月评为中国好人,现在被推荐为全国道德模范河南省推荐候选人。
"从一学到二,别人教一节课,我们可能要十节课,甚至一整个学期""我喜欢语文,也十分享受在课堂激扬文字、激情挥洒的感觉,但现在一个字我要简单重复十遍二十遍甚至上百遍,没有成就感""原来,我自豪地认为自己是人民教师,现在别人说我是保姆""有些大孩子发育不健全,大小便失禁,一次次为他们换裤子,一开始心里也有委屈""有的家长把长期积压的负面情绪,发泄在老师身上,我们有时也感到很无力""我们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教授着很简单很简单的知识,心里很疲惫""这么大的一个自闭症孩子,我们都不知道为他换了多少次裤子了"……座谈会上,谈起自己的特教故事,情到深处,有的老师声音哽咽,有的老师红了眼眶。
岁岁年年,朝晖夕阴,每个特教教师都有着鲜为人知的教育故事,无论经历怎样的心酸、怎样的委屈,他们终是超越自我,选择扎根特殊教育,在特殊的地方让教育一路生花。他们推心置腹地说,"对特殊儿童的呵护,基于对家长的换位思考,教育工作者的良知""庄稼成熟得晚一点,慢一点,但他们也有成熟的那一天""从事特教10年了,我的成就感是有的残障孩子考入更高学府,有的走出校门找到了工作,有的拥有了自理能力""我辅导的孩子绘画作品入选了冬残奥会""经过我的引导,自闭症的孩子,会主动帮我整理教具,会对我笑""接纳他们,对于我来说是迈过心里的一小步,对于他们来说是人生的一大步"。谈到教育成就,他们自己感动了,也感动着我们。
目前,新县特殊学校在校学生48名,教师18人,他们还承担着全县88名中、重度残疾学生送教上门任务。88人分布在全县14个乡镇和2个管理区,几乎都是中、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特教学校针对不同类型的残障学生,建立学习成长档案,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他们身心的教育。
座谈中,打开了一扇窗,特教教师敞开心扉,我们看到了特教教师斑斓的内心世界,看到了特教的"地下森林"般坚强存在。特殊教育是一份良心活,他们职业幸福感,不是考试成绩,不是升学率,而是孩子学会生存,能够自食其力,而是点亮一个个特殊家庭的希望。
透过特教教师的话,他们的教育故事,让听者动容!余长江代表县委县政府对特殊教育教师表示感谢和问候。他说,程敏老师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优秀代表,是新县特教学校、新县教育、新县人民的骄傲。他要求,对特殊教育要特别感谢、特等对待、特殊保障。他强调,特殊教育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和尊重,希望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教学和康复设施,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社会地位。
教育公平,叩问良知!伟大出于平凡,英雄来自人民,特教的可敬在哪儿?可敬在没有鲜花和掌声的角落,他们点点滴滴的付出和年复一年的坚守,用青春填平了教育的沟壑,可敬在把爱给予看似最不值得爱、最需要爱的人!
特殊教育,透过裂缝,为特殊孩子、特殊家庭照进一束光!为可敬的特殊教育点赞!(金宏辉 孙立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