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豆芽妈妈。

在大众的认知中,“绿茶”行为是不被认可和遭人唾弃的。

装柔弱、有心机、做事浮夸,种种行径、真的很不被看好。但是,实际上,这种处事方式如果用对地方、用对人,还真的很管用,一起来看看。

“妈,后桌总踢我凳子”宝妈教娃一招“绿茶法”成功解决难题

上学的时候,班级里始终有几个坏小子,喜欢招惹漂亮的小女生,不是拽女生的头发辫,就是搞一些“恶作剧”,试图满足自己的玩乐心理。

还有一些孩子是不管对方男生、女生,都喜欢没事搞点事做做,上课也是小动作不断,惹着“周围四邻”不得安生。

大宝在上二年级的时候,就被同桌小男孩搞了一回,上课起立的时候,同桌把大宝凳子悄悄往后一挪,导致大宝坐下时没留意摔了一个屁墩,身体上的疼痛不说,惹得全班的同学哄堂大笑,大宝脸上很挂不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宝是那种“此仇不报非君子”的个性,下课的时候他也拿凳子让他摔了一跤,结果人家成了轻微骨折,为此老师还找豆芽妈妈一家,赔了几百块钱的医药费、还专门上门去看望这位小同学。

因为有了这次经验,我们教大宝要吸取教训、千万不要和小同学有正面冲突。遇到事情,首先要告诉老师,不要自己去试图解决。

有一次大宝回来跟我们说,他想好好听讲,后排的小男生总是要找他说话,不理他,他还一直踢大宝的板凳。

大宝被踢得不耐烦,回头问:你干嘛?

结果被老师抓住,认为是他们在交头接耳,两个人都一起罚站。大宝觉得不公平,下课告诉老师,后排一直踢他凳子。

老师轻描淡写的说,他踢你,你不理他就行了。

但是老师不知道的是,看似比较小的问题,其实比较棘手,你越不理他,他越是得寸进尺,以为你怕他,越发的变本加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连几天,大宝回家都吐槽,后排越踢越厉害,自己烦的很,听课也听不进去。

豆芽妈妈借鉴了一位宝妈建议,告诉大宝:下次上课的时候他再踢你,你就直接假装摔倒,然后大哭。让老师好好管教他一下。

第二天放学,大宝高兴的告诉豆芽妈妈:妈妈,你这招真管用。今天上课他又踢我的时候,我直接从凳子上摔下去,哇哇大哭起来。

老师问怎么回事,我就如实告诉。这个同学被抓了个现行,也没话可说。低着头被老师训了半天,他在全班人面前还给我道了歉,保证以后再也不踢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招“绿茶法”解决了困扰大宝多日的难题,那位小同学再也不敢肆意妄为了,大宝上课听讲也专心高效很多。

孩子“被欺负”,应该怎么办?

面对孩子在学校被人“欺负”,你会怎么办?

很多宝妈一听到自己娃在外面被人当“软柿子”捏,就慌了,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直言:他打你,你还手啊。

听话的孩子,记住了,下次直接还手,往往双双脸上“挂彩”,被老师请家长,说不定打人较狠的一方,还得给对方出医药费。

胆小怯懦的孩子,性子比较柔,更喜欢息事宁人,一般就吞下了这口气,如果回家告诉父母,父母一味指责他,下次他反而不愿意开口“诉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有个强势的父母,爸妈得知此事,想给“孩子出头争口气”,不是在家长群质问,就是直接找人家孩子理论。

小孩子的矛盾很容易上升到家长之间的“战争”,最终还得班主任老师出面调解,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好。

而大部分老师秉承的理念是“冤冤相报何时了”,肯定要有一方先忍让、退出这场争斗。

所以,如果不是出现大的“事故”,很多老师都是当和事佬,睁只眼闭只眼。

然而,孩子欺负无小事,并不是说只有肉眼可见的伤害,才叫欺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上文所述的那种,经常被后排踢凳子、戳后背、起外号,等等,都属于校园霸凌的类别,只不过老师没法管、使劲批评那些“坏孩子”。

家长教娃这样做,孩子变成“不好惹”体质

中国人民大学发起过专题研究,针对全国一万多初一学生进行追踪调查,结果显示,这阶段的孩子中,有61.2%的学生至少受到一种形式的校园欺凌。

换言之,两个孩子之中,就有一个受到欺负。前段时间报道的山西大同欺凌、广东小男孩校园欺凌事件,每个看起来都是触目惊心。

而且这都是肉眼可见的欺凌,在看不到的地方、以不起眼的形式存在的欺凌行为,也是无所不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在外,家长不仅要求孩子要好好学习,还要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防身招数”,让孩子变得“不好惹”,走到哪都不容易被欺负。

方法一:教娃变得“硬气”起来

心理学上认为,霸凌一方在施加霸凌时,其实是为了寻求自我肯定,通过欺辱、取消他人,从而获得一定的优越感、征服欲和控制感。

霸凌者都有“畏强”心理。家长教会孩子,任何时候心理上都不要惧怕他人,起码上气势上不能输,让那些霸凌者觉得自己不好惹,将欺负扼杀在摇篮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法二:教娃识别、面对不同 “欺负”

校园霸凌有很多种,不仅仅是肉体伤害,对人格的辱骂和心理摧残都是,家长要教娃识别、正确认识多种“欺负”方法,然后对症下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是告老师、告家长、说我叔叔是警察等用成人的威严恐吓他们,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用一些诸如“绿茶法”、夸张法,制造声势,找到他们的弱点、一劳永逸。

方法三:教娃通过阅读“反霸凌”书籍,学会保护自己

还有,就是通过一些课外阅读的加持,武装头脑,做好准备和预防。

让孩子掌握基本的应对技能,大人才能更放心、孩子才能在广袤的天地飞得更高、更远

孩子被欺负,你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