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著名演员王宝强再次为观众带来一部发人深省的好作品,电影《八角笼中》票房高达22亿。在这部电影里,王宝强不仅是主演,同时也是导演、编剧以及制片人,换句话说,这是一部完完全全、他个人标签非常强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宝强说:“这部电影就是我的命!”因为《八角笼中》这部电影,从创作、拍摄到上映,一共用了六年多的时间。在这六年里,王宝强可以说是倾其所有、背水一战,经历了他人生中最难熬的一段时间。今天的《故事刚刚好》就来聊聊王宝强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无不潸然泪下!因为《八角笼中》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它如此直戳人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一段俩孩子在铁笼里厮杀的视频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视频里,两个干瘦的小男孩戴着拳击手套,一拳一拳地抡在对方脸上、身上,场面相当残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及时介入,很快找到了组织这群孩子练格斗的人,他叫恩波。恩波是四川阿坝州的,他曾像电影里那群孩子一样,从小就“野蛮生长”。18岁的时候,恩波入伍,接触到了散打。他在这方面还挺有天赋,甚至在武警军事大比武中,获得了“擒拿格斗”的冠军。恩波觉得是格斗改变了他的命运,所以他退役之后,回到老家教孩子们练格斗。可没想到,那段在八角笼里厮杀的视频,给恩波和孩子们带来不小的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新闻迅速发酵,吸引到了王宝强的关注,他曾说:“在这群孩子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们谈到王宝强时,往往会想到他的草根出身、横空出世的运气和那份执着的努力。但这位备受瞩目的草根影帝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经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2年,王宝强出生在河北省一个农村家庭。他从小就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8岁就立志要当演员。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独自前往河南少林寺。后来,他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开启了自己的北漂生涯。初到北京的日子并不好过,王宝强只能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每天去剧组跑龙套,徒步往返12公里,只为了省去公交车的路费。王宝强说,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回拍《大腕》,负责群演的人说,剧组第二天要一大清早开工,群演在电影厂门口树底下集合,到点就走,迟到不等。王宝强怕自己赶不上,就没回去,直接在电影厂门口的树上睡了一宿。第二天“群头儿”拿大喇叭一喊,集合了、集合了!王宝强噌噌几下,就从树上蹿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每一个群演的活,王宝强都特别珍惜。实在没戏拍的时候,他也不闲着,跑工地去搬砖。回忆起这段时光,王宝强说:“我本身就是农村出来的,这点苦,真不觉着有啥,最苦的是心里苦。”因为那些年里,王宝强听到最多的就是否定。但王宝强没打退堂鼓,还一个猛子往里扎。大伙可能不知道,在老家的时候,王宝强有个小名,就叫“二犟”,打小性格就倔,你们越是说我不行,我越是要整出个样儿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人说他不是当明星那块料,他却出演了《天下无贼》,凭着傻根的角色火遍全国。后来又有人说,王宝强演技不行,也就能本色出演一把。接下来,王宝强演《暗算》里的盲人阿炳、《士兵突击》里的愣头青许三多、《我的兄弟叫顺溜》里的神枪手顺溜,到后来的《囧途》系列、《唐探》系列等,这些风格迥异的角色王宝强都能驾驭。尤其喜剧,比正剧要更难一些。而王宝强身上,有一种他独有的喜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演艺事业上取得一定成绩后,王宝强开始尝试转型当导演。《大闹天竺》是他的导演处女作,虽然票房成绩尚可,但口碑却不尽如人意。于是,又出现了这样的声音:“好好演戏吧,导演你干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证明自己的导演实力,王宝强蛰伏六年,精心打造《八角笼中》。在完成这部口碑与票房齐飞的作品时,王宝强遇到了哪些难题?他又将如何拓宽自己的演艺之路呢?

今晚21点15分,锁定辽宁卫视《故事刚刚好》,咱们不见不散!

来源:《故事刚刚好》栏目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