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前几天,有一位莱西的朋友给我们发来一篇自己写的文章,题目为“家乡莱西”。顾名思义,该文的主要内容就是抒发他对自己家乡的感怀。

以往我们发的文章,体裁多为“叙述文”,而这位朋友的来稿更像是“抒情文”。因此,在最初编辑时,我们也颇为踌躇。但后来转念一想,喜爱家乡之情,人皆有之,此次不妨就以这位朋友的文章为起始,增加一个“胶东乡情系列随笔”的版块,欢迎更多朋友来文投稿。如此,既可以寄托胶东在外游子的乡情,同时也能以更立体的角度展示半岛的风土人文,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接下来,就从这位莱西朋友的文章读起。我们将题目调整为“家在莱西”,内容也有删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下是正文——

我是土生土长的莱西人,十八岁以前从未离开过那里。

后来,因为学习、工作,我到过很多别的地方,见识过大城市的繁华,参观过许多风景名胜。但那些就如同过眼烟云,始终映在脑海里的,唯有莱西。

年岁愈长,我愈加想念家乡。几经辗转,我最终回到了这片熟悉的土地。这是与我心最近的地方,是我可以将所有愁绪抹去,肆意挥洒自我的地方;这里有生我养我的父母,有我挚爱的好友亲朋,令我魂牵梦萦。

这片土地,不乏美食。日庄火烧和夏格庄蒜香鸡均名声在外。前者是青岛市级非遗,后者则入选过齐鲁名吃。

这片土地,不乏人才。蜚声海内外的画家崔子范,北京奥运射箭冠军张娟娟,都成长自当地。

这片土地,不乏文化和底蕴。1978年,一件大木偶和一批小木偶在莱西岱墅西汉木椁墓中出土。考古业内轰动一时,将之视为机关木偶之祖。由此,莱西亦有木偶戏的发源地和传承地之赞誉。

而在这片土地上,还有两处“地标”不得不提,那就是大沽河和产芝水库(莱西湖)。犹记得孩提之际,我夏天曾在河畔捞虾、摸鱼,冬天曾在岸边玩雪、观冰,不亦乐乎。而农闲时,父亲还会在河里洒上几网,捉些鲜活的鱼、虾、河蛤带回家;母亲会把小鱼洗净、清理,在油锅一炸,再加上一盘清蒸的河虾,一碗雪白的河蛤汤。那种好口感,至今仍回味无穷。

前几天回老家所在的村庄,跟父母聊起这些往事。母亲感慨说:“当时我们怕你贪玩,不好好学习。这才几天的工夫,已经长大了。”

时光的年轮,一圈又一圈地向前滚动。点点滴滴的往事,都刻在了其中。我很庆幸,曾经离开过家乡的我,最终还是回到了这里,回到了可爱的莱西。

今天,在微信视频里,我偶然听到一首叫作《我爱的,莱西啊》的歌曲。一幕幕往事不禁又激荡在脑海里。于是便将心中感怀写了下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的心与家乡同在。(本文作者:赵纪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