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爱的读者:

收到经济观察报的邀请,很高兴和大家聊一聊人工智能时代这个话题。

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以“时代”加冕科学技术,饱含着人类对未来的憧憬。正如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都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我是从事生命科学和医药领域研究的,对计算机科学算是个“门外汉”,最早了解到“人工智能”还是在DeepBlue、AlphaGo和人类的棋类比赛。在我们感慨于人工智能在计算和分析能力上对人类的超越时,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悄然从科幻走进现实。自主运行的智能电器已经成为我们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接收语音指令的智能助理已经开始为我们的工作带来实际的效率。我们日常购物“刷脸”支付,乘火车“刷脸”进站,进家门“刷脸”解锁,有享受便捷生活的欣喜,也有生物信息泄露风险的担忧。无论怎样,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科技实实在在地嵌入到日常生活中,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

我时常在思考,“规则内”和“规则外”也许是发挥人工智能优势的分水岭。如果说下棋和数字科技应用是人工智能体现其在“规则内”无与伦比的计算和分析能力的最佳场景,更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人工智能快速进入科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在“探索未知”这个本应是人类的优势场景中不断改变着科学研究的范式,“规则内”和“规则外”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

2021年,人工智能凭借AlphaFold对蛋白质三维结构的预测,荣登Sci-ence杂志年度十大科学突破。随后的AIforScience、AIforEngineer、AIforMedical等也都对诸多领域的传统科研范式提出了挑战。

我是一名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者,以前人们说,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现在则说,21世纪是人工智能的世纪。AlphaFold预测了世界上已知的所有蛋白质结构(虽然对其准确程度还多有争论),所以有种声音说,结构生物学家就要失业了,我们人类努力了几十年,迄今只测出了十几万种蛋白质结构。AlphaFold预测了2亿多种蛋白质的结构。前几年,大家讨论说,一些从事简单操作的工人会被机器人取代,现在看来,遇到挑战的职业还很多,包括科学家。

当然,科学家最喜欢“创新”。面对人工智能,我一向是持拥抱的态度。新技术和新方法是推动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驱动力,中国科学家涉足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工作也是比较早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的前辈科学家徐京华先生就在从事大规模神经网络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以及蛋白质结构预测的初步探索。谭铁牛院士也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等交叉领域做了很多重要工作。我和谭铁牛院士在英国求学时期就有交往,对他的工作有一定了解。2021年8月22日,我和黄卫院士(时任科技部副部长)、贺福初院士、蒋华良院士、许瑞明研究员、许文青教授等共同组织召开了主题为“人工智能与结构生物学”的第S63次香山科学会议,会议邀请了包括哈佛大学医学院王家槐教授、中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施蕴渝院士、牛立文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张学敏院士、华盛顿大学 DavidBaker教授、西湖大学施一公院士、清华大学隋森芳院士、王宏伟教授、李海涛教授、娄智勇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张明杰院士、清华大学/深圳医学科学院颜宁院士(时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上海科技大学虞晶怡教授、刘志杰教授、杨海涛教授、王权教授等结构生物学、人工智能和交叉学科国内外20余家单位近60位专家学者及媒体记者参加会议。会议围绕(1)分析人工智能等相关新技术对结构生物学等相关蛋白质科学研究的影响;(2)探讨和研判结构生物学的未来发展及其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交叉融合的趋势等中心议题进行深入讨论,为我国结构生物学和蛋白质科学的下一阶段发展把握先机。

许文青教授作了题为“BigtimeforstructuralbiologyintheAIera”的主题评述报告。DavidBaker教授和蒋华良院士分别作了中心议题评述报告;其他14位受邀国内外专家学者也分别进行了报告。

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分别就利用AI开展新研究范式探索以AI所带来的风险与挑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要推动布局我国结构生物学与人工智能交叉结合的创新链,为我国结构生物学在人工智能时代还能走在世界前列提供保证,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值得注意的,在药物研发实践中,人工智能也已逐渐显露缩短研究周期、节省研发成本、提升实验成功率的能力。2021年,陈凯先院士、蒋华良院士和我一起倡议张江AI新药研发联盟,推动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双向赋能”。2023年ChatGPT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人工智能的科技巨浪,可以预见,通用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的结合,将给科研的未来带来无限想象和可能。

人工智能时代,科学研究更应该“守正”。人类对自然和未知的探索源于仰望星空,“好奇心”和“想象力”是科学研究最大的驱动力,超越已知、打破“规则”是科学研究的永恒目标。蒸汽机时代的瓦特、电气时代的麦克斯韦、信息时代的香农、人工智能时代的图灵,在引领时代的先驱背后无一不是深度学习版的持续探索。

这个时代的科学工作者,应该让自己更加不可替代,而不是像一个初级工那样,做一些机械的重复劳动。那样就很容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有人把人工智能比作蔓延过来的水流,首先被淹没的当然是一些简单的工种。我们思考、想象、创意,在智慧的天梯上爬得越高,就越不用担心水面淹到自己脚下。“守正”在于永远保持对未知的好奇。“观测-总结-预测”是科学研究一条根本方法论,从古典物理学到近代物理学,从数理化到天地生,对未知的好奇,带来我们对未知现象的观测,引发了对共性规律的总结,最终形成了科学的理论。对未知的好奇和观测,是人类在人工智能时代最应坚持的。“守正”在于敢于突破已有科学规则的勇气。对未知的探索往往带来对已有科学规则的颠覆。把自己的目标永远定到“规则外”,也应该是科学家在人工智能时代要学会的“扬长避短”。

任何一项技术总是有两面性,在人工智能不断推动科学研究的同时,我们也很不幸地注意到对“好奇心”和“想象力”的负面影响。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同学已经开始利用ChatGPT来阅读分析文献甚至撰写论文。我们未来的科学家是否还具有审言慎思的明辨、超越自我的勇气和勇往直前的执着?在人工智能时代,如果说人类还需要什么,我想大概是一点朴素的智慧加上一点精神。在不确定性面前,重要的不是什么都准备好,重要的是保持探索的勇气。无需杞人忧天的裹足不前,找准方向,前行的脚步就是我们最大的确定性。我相信我们以后不是被AI取代,而是不会用AI的会被会用AI的取代。

最后,还想强调一点,我们应该加强对人工智能本身的研究,更多地去探索人工智能的深层次形成机制,而不是简单停留在应用层面。

饶子和

2023年12月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科院学部咨询评议委员会主任)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