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很苦,坚持很酷!

德基金每周伴您畅游书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期推荐

《乡土中国》

费孝通 著

人民出版社

类型:社会学

豆瓣评分:9.3

作品简介

这是一本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经典著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他用脚步丈量中国,把事实往纸上写,了解费孝通,才能理解一个时代的中国。而通过他所著的这本书,你能更深入地理解社会与人际关系,认识到乡村振兴和发展的重要性,对家国乡土有更清晰深入的领会。

内容简介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费孝通

费孝通(1910.11.2-2005.4.24),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当代著名社会学家、中央民族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费孝通先后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同时,开始进行一生学术工作的总结,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并出版有《行行重行行》、《学术自述与反思》、《从实求知录》等著作,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费孝通先生(右)在江村调研

内容赏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中国人行为背后的真正意义

《男女有别》:

“在乡土社会中这种精神是不容存在的。它不需要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的,它更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因为乡土社会所求的是稳定。它是亚普罗式的。男女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那就是男女有别的原则。“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这隔离非但有形的,所谓男女授受不亲,而且是在心理上的,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

《差序格局》: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象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体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

《礼治秩序》:

让我先说明,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这是礼。又好像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

翻开这本书,一页一页地读懂我们所在的这块大地上所发生的一切一切,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乡土之间,土地与土地之间,原来有着如此熟悉却又从未深入思考过的联结,已走过的或发生着的一切都有迹可循。也许读着读着,有那么一瞬间,你就豁然开朗了,我们都是来自这片土地上的真实生活着的可爱的人。

上周推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类型:精选散文集

回顾:

上周推荐书籍,读后有什么感想吗?

可以在留言区分享一下

或者最近有在看的书觉得不错的

也欢迎推荐哦!

知识与能力,是你最大的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