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交通系统效率这些年有了很大的提高,快速一环也就是绕城公路环线的闭合,让南京的城市逻辑有了很大的变化,从纯江南转变为以江南为主的跨江都市,比例相对合理,除了二桥(八卦洲大桥)收费站还没有撤掉之外,其他基本没有太大的槽点。不过在绕城公路环线外侧规划的1.5环快速路在部分路段的设置就有些不太合理的,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南北比例的严重失调。

所谓1.5环就是绕城公路环线和绕城高速环线之间的一条环线,其环线位于江南,东部包括仙林、麒麟的走向都还基本符合地区的实际需要,但南部江宁核心段、雨花台段,我认为是有一些问题的。

规划的走向是从东麒路直接穿过土山区域接入南站南侧的宏运大道,然后向西接数字大道,最终汇入江山大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走线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实际上对于江宁核心区域的覆盖极小,江宁核心区域应该在百家湖周边,1.5环从东山北侧草草穿过,直接岔到南站去了,这个环线对于江宁的覆盖面过小。另外雨花台段1.5环基本和绕城公路紧紧地挨着,有必要在这么近的范围内设置两条快速路吗?关键最后在河西,绕城公路和1.5环直接合并了,多少往南边偏一点覆盖下河西南部也是好的。而且江山大街快速路本身的规划就不是很到位,存在地下立交匝道不全等问题,本身就很容易堵车,1.5环再汇入进来简直无法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目前因为土山的问题,1.5环暂时还没有真正打通,中间存在两处断点,一个是沪宁高速两侧,目前这段还处于在建的过程中,暂时还没有通车,另一个点位是东山北侧也就是土山的这段区域,因为不可描述设施还没有搬迁,所以东麒路和宏运大道还没有接起来,更别谈后续的快速化改造了。

我的想法是,南京为什么一定要死等人家搬迁呢?注定没这么快,而且老实说这一段的设置也并不是很合理,要我说1.5环可以调整一下走线。

从东麒路出来后走天印大道转G104,接竹山路转新亭西路,然后走胜太路,下穿隧道到雨花台的韩府大街,接岱善路,转岱山东路,转吴侯街、最终止于江东南路或扬子江大道。当然如果可以继续向北,进入江心洲也是可以的,这个的1.5环至少能够更多的覆盖沿线板块,明显降低对于绕城公路的依赖。同时加强了整个东部与河西、雨花台的资源互动效率。也在这个过程中在江宁核心区域内部创造了一条东西向的快速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我的理解,实际上江宁的发展已经延伸到了绕城高速的外侧,绕城公路与绕城高速之间大片区域也都可以看作是江宁的最核心板块,那么在这么大的一个范围内,单单只有一条诚信大道快速路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个人认为至少东西方向应该再加上一条,且至少贯穿东山和百家湖区域,现有1.5环规划在这一区段过于偏北,对于江宁交通的帮助非常局限。

当然这里我只是提供一个大概的思路,1.5环江宁段、雨花台段、河西段确实值得更好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