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传统说法,中国历史应当从三皇五帝讲起。可是如果讲述这段历史,即使对《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来说,也是个巨大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史记》中,司马迁笔下第一个有名有姓的人物是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司马迁直接从黄帝开始写起,并不代表之前的中国没有历史,只是由于缺乏准确的史料而显得虚幻缥缈罢了。

实际上,比黄帝要早得多的伏羲女娲,一直被当作华夏民族的创世先祖,被炎黄子孙崇拜了几千年。他们的故事也十分精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伏羲女娲的诞生

清朝梁玉绳《汉书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谱》中记载:“华胥生男子为伏羲,生女子为女娲。”华胥算得上传说中最早的一位女性。她来自华胥之国,根据《列子·黄帝》记载:“华胥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这是一个现实中不存在,只能靠精神游历才能到达的国度。

某一天,华胥来到了雷泽湖边,发现地上有一串巨人脚印。她十分好奇,便在脚印上走来走去,结果就怀孕了。东晋人王嘉《拾遗记》里记载:“华胥怀孕十二年才生下的伏羲。”后来华胥又生了一个女儿,那便是女娲

尽管华胥怀胎如此辛苦,但是她的付出是十分值得的。毕竟她的一儿一女可是在“三皇”当中占据两席的。华胥生下伏羲女娲的传说,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先民们还处在母系社会,女孩看上哪个男孩了就可以立即在一起。由于性伴侣不固定,女孩怀孕了也不知道孩子的生父是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伏羲女娲身上有着神的血统,所以相貌异乎常人,还具备非凡的“神力”。但是与西方神话传说不同的是,伏羲女娲的根本属性却不是神,而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

伏羲与女娲的外貌

半人半兽,人首蛇身是伏羲女娲的外貌的基本特征。《列子·黄帝篇》中记载:“蛇身人面,牛首虎鼻”。考古出土的墓葬壁画中,伏羲女娲大多像蛇一样,以交尾的形式相互缠绕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古时期的先民们觉得蛇是神物,有神秘的力量:蛇蜕皮而不死;交配时间非常长;头部外形类似男根。人们认为蛇代表着旺盛的精力和生命力,寄托了人们对于多多繁衍子嗣的期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娲的故事

西方的神,一般把人类创造出来之后就丢下不管了。然而女娲却不是这样的,她对于华夏民族的先祖而言,更像是一个母亲。

女娲像母亲一样创造生命的。应劭的《风俗通》中记载:“女娲起初一板一眼地用泥巴捏小人,十分精致逼真。后来她发觉这样太慢,就团了一个大泥团,用绳子在上面搓,像削面入锅一样,泥粒一落地就变成了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中外传说中造人的原料都是泥土呢?这恐怕和制作陶器的有关。当先民们学会用泥土烧制陶器之后,便很容易联想到人也是用泥土造出来的。

女娲不但自己造人,还和其他神明合作一起造人。《淮南子·说林训》中提到: “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当然女娲和别的神合作造的人肯定不是平凡人,通过这种不同的造人方式的,可以反映先民们已经意识到人和人生来就存在差异与不平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娲还像母亲一样,守护着自己的造物。《淮南子·览冥训》里记载:“远古支撑苍天的四根柱子倒了,导致九州倾覆,洪水横流”,“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科学家认为,这里描绘的是距今4000年前,在中国北方发生的一次陨石雨撞击事件。可见华夏先民在那时就有着不惧艰辛、迎难而上的精神,面对天灾则不屈不挠、顽强求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娲还十分关心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很多地方民间口耳相传着“女娲赐酒”的故事。相传,女娲抟土造人之后,看到人们日夜耕作不息,感到十分可怜。于是她收集了清晨的甘露,变化为美酒赏赐给辛勤劳作的人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饮过酒后,顿感舒筋活血、消除劳累,很快便喜爱上了这种开怀畅饮的感觉。如今很多地方的女娲祭典上还能看到感恩女娲赐酒的环节。

伏羲的故事

司马迁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记载:“余闻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 《易》《八卦》。”伏羲的功绩中,最能体现出他是人文始祖的便是画八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伏羲画出八卦的过程也很神奇。《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圣人就是伏羲。某日黄河跑出一匹龙马,马背上有图;某日洛水中又浮出一龟,它的背上写的有书。伏羲把图和书合在一起就是八卦了,这也是“图书”一词的来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伏羲所画的八卦是他对客观世界的探索与发现,是形而上的道。八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活水源头,八卦到《周易》的演变,为中国文化的定型奠定了基础。

伏羲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易·系辞下》中记载:“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伏羲十分善于对天地自然万物、人类社会运行客观规律的观察总结。他发明创造了很多生产工具,改善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使先民们从不稳定的采集狩猎社会转向稳定的农业畜牧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伏羲发明的八卦还具有原始的记数和某种意义上的文字功能,使人们可以将日常生活经验或是发生的重大事件记录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史考》中说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这标志着先民们的婚姻家庭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十分自由的两性关系变成了稳定的男婚女嫁。这也导致了男权意识得到强化,人们开始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到父系氏族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创世神

看完伏羲女娲的故事后,可以感觉到他们俩实际上都在各忙各的,没有什么交集。女娲在忙着造人,帮助人类创造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以及让人们生活变得更好一些;伏羲则忙着改善人们的生产技术,完善各种社会制度,提升先民们的文明程度与文化水平。他们各自忙的事情又有着前后递进、相互衔接的关系。

伏羲女娲上古时期是两个独立的创世神,他们的神话传说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女娲神话比较久远,社会还处在母系氏族时期,人们相信创世神是一位强大的女性;而伏羲神话则产生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创世神变成了一位强大的男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先民们便把他们俩给粘连在一起了,说他们是兄妹关系。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有一部分先民先进入了农业社会,步入了父系氏族,而另一部分先民还处于渔猎阶段,是母系氏族。后来两部分先民融合在了一起,各自信仰的创世神也随之融合在一起了,被当作了一对兄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后来,等到华夏先民们彻底进入父权制社会以后,为了体现女娲在身份上要低于伏羲,又把他们从兄妹关系给改成夫妻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