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和矿业类学科是十分古老的学科,但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到今天依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今天的“朝阳产业”新能源各行业中,稀土等类型矿物质挖掘、有色金属冶炼等,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矿业类学科见长的中南大学,输出大量尖端研究成果,培养大批行业领军人才,极大地推动了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崛起。

中南大学校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南大学校门

中南大学人才济济,在矿冶类学科深耕多年,培养的人才撑起了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半壁江山”:

·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198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他缔造了的新能源汽车版图覆盖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半导体等领域;
· 容百科技创始人白厚善、正极材料行业资深的技术专家和企业家,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有色冶金专业;
· 动力电池鹏辉能源创始人夏信德,曾就读于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
· 动力电池回收龙头企业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研究生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材料专业;
· 新能源动力系统与交通电动化专家欧阳明高教授,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

还有许许多多的“中南人”,活跃在国内外新能源领域的最前沿。并非国内顶尖高校的中南大学,是如何发挥在矿冶类学科的优势,做到在新能源领域一枝独秀的?

中南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南大学

厚积:矿冶、材料学科积淀深厚

厚积:矿冶、材料学科积淀深厚

中南大学在2000年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而原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矿冶学院,融合了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广西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等6所院校的矿冶类学科,是当时国内矿业类学科的龙头高校。

时至今日,中南大学的冶金与环境学院依然是国内矿冶类专业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学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含兼职教授4人)、“长江学者”5人、“国家杰青”3人,这样的超豪华教师团队在任何高校都是很少见的。

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冶金、化工、材料等领域都是电池发展的重要基石,而中南大学在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工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其中,中南大学的矿业工程、冶金工程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材料科学、化学学科均进入ESI全球前1‰。

依托这些学科优势建立起来的中南大学国家能源金属资源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是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材料研究平台之一,还有专攻材料研究的粉末冶金研究院,都成为中南大学师生们开展新能源材料研究的重要平台。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突破:学科交叉引领创新

突破:学科交叉引领创新

从矿冶类学科出发,中南大学深深植根于冶金、矿业、材料等领域,又强调学科交叉融合,持续增强学科发展活力。

第一,中南大学在发展矿冶类学科的同时,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中南大学在冶金工程一级学科下相继增设了“材料冶金”、“电化学工程”和“冶金环境工程”等具有交叉学科特色的二级学科,又在2000年正式承办环境工程专业,将主要研究领域从传统冶金逐步扩展到与冶金密切相关的能源、资源、环境及新材料领域。

就这样,学校以“冶金”为主根,通过“传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传统与新兴学科交叉融合,使整个学科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二,中南大学发挥交叉学科特色,推动创新平台建设。中南大学大胆提出了“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大贡献”的科技创新模式建设思路,充分发挥交叉学科特色,来推动创新平台的建设。

在中南大学的持续努力下,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科研力量快速发展壮大。国家环境保护有色金属工业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先进电池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重大平台相继诞生,成为中南大学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就这样,中南大学不仅使自身国家重点学科“有色金属冶金”保持了全国第一的地位,也迎合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及其相关材料工业飞速发展的机遇,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持续引领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

粉末冶金研究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粉末冶金研究院

育人:产学研深度合作

育人:产学研深度合作

众多从中南大学的走出来的优秀学子,之所以能够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一马当先,与中南大学注重产学研合作,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密切相关。

强调传统学科与多学科的高效协同、交叉学科之间的高度集成和融合、开放式科创平台和智库基地的多元布局,中南大学不断地完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机制,决不培养“书呆子”。

事实证明,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竞争制胜的核心资源。例如,中南大学与安驰科技共建人才培育基地,进一步推动了校企科研项目和新产品研发的进程。依托这一合作,学生能更深入了解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求与时代发展转型下的产业发展变化,为其发展提供更多技术支撑。

通过产学研和科技创新转化,中南大学孵化出了钠能时代——一家专注于钠离子电池开发和新材料研究的高科技企业,其科学家团队正是由中南大学副校长、资源循环研究院院长郭学益等领衔,团队的主要成员均来自于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科技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南大学科技园

总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总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聚焦传统优势学科,布局学科前沿阵地,发挥交叉学科特色,推动创新平台建设;与此同时,通过“产学研”结合,为学生提供创新技术向产业转化的平台,这样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怎能不优秀?

今天我们看到“中南系”学子在新能源领域大放异彩,这是中南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随着中南大学的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中南系”学子,活跃在更多高科技领域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