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数日狂得无边的日子后,属于以色列的劫数终于到了?谁都没想到,在亚洲的马来西亚,竟然打响了制裁以色列的第一枪,其做出的一个决定,甚至很可能会引发巨大的波澜。那么,马来西亚做出的决定是什么呢?此决定又会引发什么样的波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来西亚总理 安瓦尔)

当地时间12月20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突然发布了一份声明,其内容宣布,从即日起,禁止任何悬挂以色列国旗的商船在马来西亚各个港口停靠,并禁止任何以以色列为目的地的货船在该国港口装载货物。

在声明中还特别点名了以色列一家最大的上市国际航运公司-以星公司。按照马方的说法,在2002年时,马来西亚曾授权以星公司,允许其将船只停靠在马来西亚的港口。

但是现在,这份授权正式被撤销,以星公司的船只将被禁止停靠马来西亚任何港口。要知道,马来西亚内河运输不发达,但却是整个东南亚的海运中心之一,其凭借着强大的港口,已成为世界供应链的重要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京港)

随着港口的规模不断扩大,现在已形成了覆盖整个马来西亚的广泛网络,在马来西亚,任何一个港口都可以通到全世界。基于此,马来西亚的海运业务成为了经济增长的关键点。从这一点上,就不难看出,马方执行该政策的力度,是非常大的。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马方在声明中也说的清清楚楚,即主要针对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一系列做法的回应。安瓦尔还强硬表态,马来西亚政府相信这不会对本国贸易造成影响。最后在声明中还强调称,这份禁令是一份“永久禁令”。目前,以色列方面还未对此作出任何回应。

马来西亚的举动,实际上是在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第一个对以色列作出实质性制裁的国家。也正因如此,这个硬刚西方的决定一经宣布后,就引发了各方的广泛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来西亚民众手持反对以色列的标语)

有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来了,马来西亚为何敢做第一个“爆发”,且要制裁以色列的国家呢?这实在令人意外。

我们都知道,对以色列目前产生不满的国家有很多,其主要分成以下几类。其一是以阿拉伯人为主体的国家,其二自然是巴勒斯坦的同情者,其三则是反以、反美的第三世界国家,其四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

按照这个分类来说,马来西亚只占据了第二和第四条,那么他们怎么就率先出手了呢?事实上,一直以来,马来西亚和以色列的关系就算不得上是好。目前,全世界还有近30个国家不承认以色列是一个国家,其中就包括马来西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来西亚护照)

甚至,马来西亚的护照上,还用马来文和英文印着“本护照于各国有效,以色列除外。”看到这,大家对以色列和马来西亚的关系,可能就有个大差不差的了解。

那么,马来西亚为何如此排斥以色列呢?一方自然是因为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暴行,其针对儿童和妇女的杀戮行为,早已引起了全世界的不满,这其中自然就包括以色列。另一方面,则是源于以色列多年前的“背刺”。

事实上,此前马来西亚也曾与以色列关系友好,但从1963年,马来西亚和印尼爆发了长达3年的小规模军事对抗。对此,马来西亚因为与以色列关系友好而失去了众多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但以色列却没能更多地支持马来西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以冲突,给加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来西亚议会要求拒绝承认以色列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之后,马来西亚更是在拒绝承认以色列是独立国家的同时,也积极支持巴勒斯坦的独立行动。

而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马来西亚随即就亮出了鲜明的立场,即支持巴勒斯坦,并谴责以色列。马来西亚首先哈蒂亚还公开表示,马方曾因为公开“支持巴勒斯坦”,而收到了西方国家的威胁,但马来西亚不会屈服。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也在出席旧金山APEC峰会期间,当着拜登的面,呼吁美国与马来西亚采取相同的立场。尽管这一呼吁没有实现,但无疑这些行为都让马来西亚成为了“反以”的急先锋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来西亚民众悬挂支持巴勒斯坦的国旗)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说马来西亚的这一决定,会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巨大的波澜呢?事实上,马来西亚正是马六甲海峡重要的沿岸国家。现在马方对以色列关上大门,不难想象会对以色列的海运业、对外贸易乃至其全国经济,恐怕都将会是极为严重的打击。

更重要的是,现在不单单是马来西亚一家对以色列船只实施封杀,胡赛武装也在红海海域封锁了以色列航道。这样的贸易限制和封锁,很可能导致以色列能源供应等方面,受到相当严重的影响。

除此之外,在马来西亚带头展开对以色列的制裁后,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很有可能会形成效仿效应。由此一来,尽管有美国的支持,但以色列“耀武扬威”的日子,恐怕也很快迎来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