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Bigger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次我们写美食,“城东不配有姓名吗?”总是高居留言榜首。

这次,我们把目光从城南转移到城东,重走那甚少被人提起的宝藏美食小街——八宝前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于附近瑞金路、大光路,因藏着几家口碑爆棚的老字号美食店而声名远扬。

当其他美食街在社交网站上逐渐被“打卡”、“流量”、“网红”这样的词汇裹挟时,八宝前街多了一份韬晦低调和老城东的市井气息。

PART 1 烟火伊始,生活如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秦淮区的一条寻常小巷,八宝前街并非主街,也不在显要位置,很少有人了解她的过去。

早在南京还有白下区的时候,这里不止有八宝前街,还有八宝东街和八宝后街。1950年以原八宝前街、八宝后街分出,才有了八宝东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身边鳞次栉比的高楼相比,更凸显八宝前街的衰败老旧。

But who care,毕竟谁能忘记被老白下风味生活围绕的日与夜呢?

浅灰色的楼房沿着巷子分散排开,足足几百米的八宝前街路拥挤着近千户人家。

雨雪交替,天气冷得厉害,走在风里冷不丁地就要打个寒颤,裹着风雪匆忙赶路的人,偶尔在拐角处放慢了步子与碰面街坊邻里寒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拐过尚书巷,嘈杂热闹的市井生活呈现于眼前。

谁能想到这个养育了老白下几代人的菜市场已经66岁“高龄”了?

琳琅满目的果蔬生鲜、锅灶间噼里啪啦的油炸声响、街坊邻里的东家长西家短.....市井生活的迷人之处,就是光明正大、粗朴简单,渗透进每个人的盐米油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出菜场就被路口斜对面那家肉食铺吸引,一卷卷成品香肠或挂或摆着,这意味着,过年又近了一步。

大块大块的肉穿插在肠衣中,晶莹剔透得快要滴出油来,“酒池肉林”大概就是如此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肉食档口依次挂起香肠,这边螃蟹还在桶里吐泡泡,那边拎着黑鱼的大爷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吆喝,水产嘛,吃的就是一口新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特有的鲜食干货,到摊贩叫卖的各色小吃,叫人不住想去寻一份滚烫,缓解一下胃对食物的渴望。

PART 2 八宝前街的风味大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冬天的美好记忆,总和美食以及热气腾腾脱不了干系。

清晨,拉开卷闸门、打燃炉灶,老夏酥饼店里热气蒸腾,用鲜香叫醒整条街的美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锅刚出炉且泛着黄金般色泽的烧饼,足以唤起所有美好。香脆的咸烧饼,外酥里韧,葱香揉着芝麻的香气贯穿味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多油香四溢一招鲜的早餐摊,油条麻球丸子糖油果子,市面上几乎失传的小吃都隐藏在八宝前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七家湾牛肉锅贴金黄酥脆的锅贴面前,一定会感叹面皮与牛肉的巧妙融合,再来点灵魂辣油,简直太满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锅贴外焦里嫩,外皮不厚重,内馅和皮子之间的缝隙里是满满的肉汁,牛肉扎实却不油腻,肉食香勾得人吃完一两还想再来一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碗里的锅贴还没吃完,便被山东羊肉馆的肉香味勾去了魂魄。羊肉汤熬煮时热气氤氲,羊肉软烂香嫩,配上粉丝吃得很舒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羊肉纯正,熬出来的汤汁也就鲜美醇厚,质地纯净。一口汤喝下去,清润不腻,嚼碎的肉顺着高汤流进胃里,暖意一下子便窜上心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宝前街上的芳姐重庆名小吃,承包了这条老街一年的麻和辣。

老板娘刚开店时还是小芳,从重庆来南京,煮了十四年重庆小面之后,已经是这条街上出名的芳姐,人美心善,称得上八宝前街的“重庆一枝花”,干练又利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碗招牌鸡杂酸辣粉足以称之为绝味,经过泡椒洗礼去除内脏腥味,鸡肠干净利落脆,鸡心鸡肫切成薄片煮得软烂好嚼。

比筷子还粗的酸辣粉又结结实实地吸收酸辣汤汁,辣而不燥、辣得红亮、辣中带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往前走两步,便能嗅见空气里若隐若现的甜——是绿豆饼出锅了。

据说这还是南京仅存的一家做绿豆板栗饼的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豆饼金黄圆润,还带着温度,外皮酥的掉渣,里面的板栗馅香甜软糯。

他家的板栗饼分甜咸两种,撒白芝麻的是咸的,黑芝麻是甜的,甜咸两党不分高下,是甜是咸任君挑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菜场正门东西两侧,卤菜店就占据了半壁江山。

如果想吃烤鸭的话,去旁边徐家鸭子斩上半只就好。鸭子烤得油光锃亮,枣红色的脆皮看着就让人直咽口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街对面就是天天排队的高淳特产,想买块刚出炉的老豆腐可得趁早,别家晌午开张做生意的时候他家差不多都要售罄打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过陆记兴化鱼圆店时,老板娘正在做鱼圆。

只见她左右开弓,一边用手在鱼糜盆上画个圈儿,另一边用勺剐进一旁的热锅里,没一会锅面上就浮满圆鼓鼓的鱼圆。

手上动作上下翻飞的时候还不忘叮嘱顾客:“下雪路滑,走路慢点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做好的鱼圆被俏生生地摆在橱窗里,白煮的、油炸的,个顶个的新鲜。

随手带半斤回家煮汤喝,感受鱼肉的鲜嫩在嘴里化开,这日子也很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老街道,褪去滤镜后的真实影像。

八宝前街就像城市森林中最细密的根须,连接起微型社会里人与老店、人与他人之间的互相依存,并见证彼此最真诚坦率的生活日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关于美味的定义,随着时代总在变。但冬天,喝一碗羊肉汤,兜里踹一把热乎乎的烤栗子,便是对自己最好的安慰。

时间飞逝,不变的是这里的美食与闲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