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末年,朝廷当中存在三股力量。第一股力量就是以严嵩、严世蕃为首的内阁首辅集团,第二股力量是以裕王、徐阶为首的裕王集团。其实还存在第三股力量,那就是以吕芳为首的司礼监集团。

其中第一股和第二股力量之间的角逐,那是旷日持久的。而第三股力量就显得比较特别,因为他们只为嘉靖皇帝服务。

司礼监归吕芳管,所以大家都习惯称呼他为老祖宗。他掌管司礼监也几十年时间了,嘉靖皇帝可能是第一次听说老祖宗这个词吗?当然不可能。

当嘉靖皇帝嫌弃某个人的时候,可能你打个喷嚏,那都会成为罪过。因此嘉靖提起老祖宗这个词的时候,就说明嘉靖开始反感吕芳了,吕方被打发走,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嘉靖不希望任何一方独占鳌头。

嘉靖皇帝是个玩弄权术的高手,他可以20年不上朝,却把大明王朝的大小事务都处理好,把大权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就是本事。

那么嘉靖是怎么做成这件事的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搞政治平衡。以往的皇帝,一般都是搞两方面平衡,也就是所谓的忠臣和奸臣之间的平衡,或者说清官和贪官之间的平衡。

可是嘉靖皇帝别出心裁,他要搞的是三方面平衡。不管徐阶严嵩怎么斗法,都影响不到嘉靖,为什么?因为还有一个司礼监在旁边站着看热闹呢!

司礼监的权力,说大其实也不大,相当于是嘉靖皇帝的秘书办公室,帮助嘉靖批红的。可是他们的权力说小也不小,因为他们这帮人可以直接见到嘉靖皇帝。他们随便在嘉靖身边说一句话,都比大臣们说一万句要管用。

这么一来严嵩和徐阶这两派,都需要依仗吕芳这一派。从而朝堂之上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状态,最终获利的便是嘉靖皇帝。

嘉靖最担心遇到什么情况呢?当然是其中两方被击垮,只有一方的势力独占鳌头。如果是这样的话,嘉靖被架空也就是迟早的事情了。

因此嘉靖不会让任何一方过分拔尖,你想要出头,那就打压你。但是也不会让任何一方掉队,比如说严嵩虽说是首辅,可是不管事儿,具体事务却交给了次辅徐阶来管,这么一来就相对平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嘉靖更不希望三方势力联合在一起。

徐阶、严嵩和吕芳,这三个人,属于三个阵营。如果有一天,这三个人握手言和,决定一起干一票大的,那倒霉的人是谁?当然是嘉靖皇帝了。

所以嘉靖更担心的事情,自然是这三方面力量联合在一起对付自己。好在,严嵩和徐阶之间,嘉靖完全不用担心,这是两个势同水火的力量。

可是作为第三方的吕芳,那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吕芳倒向任何一方,就会出现二比一的情况,一旦把那一方给比下去了,那么剩下的两方联合在一起,还是会对嘉靖构成威胁。

因此嘉靖最担心的就是他们之间的勾结问题,可吕芳在这个档口上,偏偏犯了这么一个错误,至少他的行为,让嘉靖认为,他有勾结其中一方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芳在拿到了海瑞审出来的供词以后,没有第一时间拿给嘉靖皇帝看,而是约上了徐阶和严嵩,把这份供词给他们先看了。

而这件事恰好又被嘉靖皇帝知道了,不管供词里写了什么,嘉靖皇帝心里的疑心病都得冒出来,为什么?因为吕芳居然越过了自己,独自跟着两帮人交涉。

一旦他们商量出个合伙的对策来,那还不把大明王朝给翻了个天?恰逢这个档口,陈洪一口一个老祖宗地把这件事给捅了出来,因此老祖宗这三个字,就成了嘉靖收拾吕芳的理由。

这天下只有一个老祖宗,那就是他嘉靖皇帝。你一个太监,连个儿子都没有,还想做老祖宗?因此嘉靖就撤了吕芳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职务,让陈洪取代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吕芳为啥要瞒着嘉靖皇帝呢?

海瑞呈上来的这份供词,那是真的可大可小。因为当时在裕王的推荐下,赵贞吉、海瑞以及王用汲三个人前往浙江审理此案。

由于海瑞比较耿直,不仅逼出郑必昌、何茂才的原型,而且还牵扯上了制造局。制造局表面上归杨金水管理,实际上是嘉靖的私产。

等于说浙江毁堤淹田的案子,居然跟嘉靖皇帝扯上了关系。这让吕芳看了以后大汗淋漓,因为牵扯上谁,都不能牵扯到嘉靖。

而要想不牵扯到嘉靖,就必须要从杨金水这儿把这件事给掐断了。聪明的杨金水为此开始装疯卖傻,但供词是不可更改的事实。

为此吕芳只好去找严嵩、徐阶商量。因为这件事牵扯到的面太广,第一可能会牵扯到嘉靖,吕芳这边会让杨金水合里闭嘴。第二可能会牵扯到小阁老严世蕃的门人郑必昌、何茂才,这已经无法更改,毕竟总要找个替死鬼。第三就是会牵扯到胡宗宪,胡宗宪是抗倭总指挥,他要是被收拾了,那抗倭大业就出了问题,到时候大明朝都岌岌可危。

牵扯面太广,因此吕芳只能去找严嵩和徐阶一起商量。表面上是商量,实际上是在提点徐阶,让他抬抬手,把这件事安稳糊弄过去。结果却弄巧成拙,一方面这种秘密的事情居然被嘉靖给知道了,另一方面海瑞这家伙不听徐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嘉靖就这么被陈洪给糊弄过去了?

老祖宗这个词,很显然是陈洪故意透露给嘉靖的。包括吕芳去找徐阶和严嵩的事情,也都是陈洪故意抖出来的。

不过陈洪装得跟个没事儿人一样,还显得十分无辜。这事情难道嘉靖本人不清楚吗?他当然是再清楚不过了,陈洪这点小伎俩,瞒不过老谋深算的嘉靖,但是嘉靖为啥还是把吕芳弄走了呢?

一来,吕芳的确是犯了错误,私底下跟两大集团的首脑会晤,万一达成三方面共识,那嘉靖完全有干不下去的可能,嘉靖必须要杜绝这种现象的出现,拿下吕芳是为了给后来人提个醒。二来,嘉靖是为了告诉这三方面的人,除了咱们老朱家的皇权,是可以世袭的以外,你们这帮人随时都有下岗的可能!甚至连劳保都拿不到!起到一个震慑三大集团的作用。三来,嘉靖马上要开始收拾烂摊子了,这个时候缺一个打手。吕芳心慈手软,做不成这个打手,所以必须要让野心勃勃的陈洪上来顶一阵子。后来也证明了这一点,在陈洪殴打百官的时候,嘉靖就躲在暗处。他表示这种事情吕芳做不出来,他也不希望吕芳做这种事。但是这种事必须要有人来做,所以陈洪最终还是被嘉靖死死地捏在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谁对他有用,谁才值得提拔。

嘉靖是个玩弄权术的绝顶高手,这些饱读诗书靠考试上来的进士们,没有一个是傻瓜,甚至于可以说都是人中龙凤。但是他们在嘉靖跟前玩弄权术,都只是幼儿园水平。

因此严嵩勤勤恳恳,在嘉靖面前从来不刻意打击报复对手。因为严嵩明白,等到徐阶这帮人过于强大的时候,自然有嘉靖帮他打击。这一点显然严世蕃没有学到精髓。

此外对人员的任用来看,嘉靖也是做得可圈可点。不是你正直有才华,我就一定要用你!工作岗位是我出的,工资也是我开的,我当然要找对我最有利的人来做事才对。

因此像海瑞这种正直实在的人,永远都进不了核心层,为啥?这哥们不听话,办不了嘉靖想办的事情。反倒是严世蕃、陈洪这帮人,但凡有一丁点利用价值,都会被嘉靖重用。当然了,他们的价值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的,某个时间段他们失去价值了,自然就会被嘉靖一脚踹出去,毕竟也没啥感情可言。

唯独对吕芳,嘉靖皇帝,那是真的存有感情的。因为吕芳陪伴了嘉靖一辈子,是嘉靖最信任的人,也是百分之百为嘉靖着想的那个人。打发他走,也是不想让他卷入后期的大清洗中来。

参考资料:《大明王朝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