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军宣布会赌上人生所有名誉造车的第1000天,小米正式官宣了会在12月28日举办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雷军表示这次的发布会只发技术不发产品,但是这也说明真正的小米汽车已经不远了,在明年的第一季度肯定能见到。不过对于这件事,有不少人就很疑惑为何小米造车花费了三年的时间,而且期间并没有透露任何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外界来说,造车感觉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需要有足够多的资金就行了。事实也确实如此,要是去找一个对标车,然后做逆向工程,改改外观,这样很快就能完工。或者是去找已经成型的车企进行合作,也会非常快的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小米要做的不是那种两三百人的小公司,不到两年就可以出车的模式,而是真正的要造车。早前雷军就已经有透露过,一般车企做一辆车大概是三四百人,然后10-20亿的研发经费。但是小米的第一辆汽车投入了3400名工程师,整个研发投入超过100亿,是花费了10以上的投入来打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从客观的因素来说,小米造车的优势还是很大的。因为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就是汽车工业与消费电子工业、智能生态的融合。而小米的智能手机位居全球第三,又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级消费级IoT平台,它的“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在行业内也有绝对的领先性和唯一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经济学家任泽平对新能源汽车和AI大势的年终演讲中,他也有提到小米对汽车“移动智能空间”的理解,有了全新的认知升维,那就是“生态造车”。所以小米很有机会成为汽车产业第二个百年进化的新一代推动者,率先在全球走出一条“科技大厂、生态造车”的新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次的浪潮都会催生最杰出的标杆企业,虽然不知道第三次变革,小米会不会成为新的汽车领军品牌。但是我们可以期待一波在澎湃系统的加持下,未来人车家生态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也可以相信,经过三年时间的磨练,小米汽车定不会让我们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