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读史

解放战争中,我们有四大野战军,哪支野战军的实力最强,我想大家都知道,那就是东北野战军,也就是后来的第四野战军,四野能力强到什么状态?四野是我们四大野战军中,第一个总兵力过百万的,当时虽然说表面上看,四大野战军,但是实际上四野一支的力量,就占我们全部军事力量的一半之多,甚至有人说,我们哪怕只有四野也包打天下,把蒋介石的800万军队打败,也完全没有问题。

尤其是当辽沈战役结束,东北全境解放之后,四野这支有生力量,对关内的国军来讲,那真是恐怖般的存在。老蒋也清楚,说可能用不了几个月,四野就休整完毕了,拥有百万雄师,拥有东北这个重工业基地做后方,那么四野简直是打到哪里,哪里就无法应战,以至于老蒋多次和傅作义谈,说你肯定撑不住,过半年四野一入关,你说你手里这几十万人马,你撑得住吗?所以老蒋建议,干脆把整个华北放弃掉就算了,让傅作义赶快南迁,把这个兵都收拢到一起来,看看能不能抵抗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作义当然不愿意,他自己非常清楚,绥远是他的地盘,他在京津经营多年,他现在手握重兵是一方诸侯,甚至这么多的军队,他也可以和共产党谈判,游刃有余,以为自己争取到最大利益。他如果真的南迁,地盘没有了,中央军听老蒋的,真正他的嫡系也就四五个军而已,他会被彻底架空的,所以傅作义不愿意南迁。另一方面呢,你以为傅作义,真觉得他能打得过人民解放军吗?傅作义有个想法,就是说四野怎么地得休整半年,才能入关,这半年的时间,他可以迅速的扩军,以作困兽之斗,毕竟傅作义当年守城是很有名的,然而傅作义其实也挺防着四野入关的,结果傅作义和老蒋都没想到,四野不顾辛劳连续作战,先头部队迅速入关,以至于把傅作义惊个胆寒。

此前傅作义觉得,在整个华北我军力量并不多,而且他此前对我军有胜绩,只要四野不入关,他觉得他还是能控制得住局面的,结果四野的先头部队,去攻打了密云,这一下子情报汇集到傅作义那里,有一个细节引起了傅作义的注意,那就是密云的战报说,攻击密云县城的是戴着狗皮帽子的解放军,他们怀疑那是东野的主力,一下子把傅作义惊个胆寒,马上调整自己此前的所有军事部署,把所有的部队赶快往回撤,越快越好,甚至傅作义还要派出接应部队来,这里面我们就要讲到狗皮帽子了。众所周知,东北是天寒地冻的,隆冬时节户外零下二三十度那很正常,今天我们就已经更寒冷了,几十年前我们工业没那么发达,没有城市的热岛效应,在野外更是寒冷,所以四野爱护士兵,给每个士兵都发了狗皮帽子,以至于后来,国民党军一提起狗皮帽子的部队,就认为这是四野的部队。

傅作义敏锐地捕捉到了,攻打密云县城的士兵,个个都戴着狗皮帽子,所以傅作义心马上就慌了,林彪来的这么快吗?你不休整几个月再过来打北京吗?你那么着急干什么,傅作义深知,四野的百万大军一入关,他根本抵抗不了,所以他赶快进行调整,要把派出去的35军撤回来,然而他失算了,我们把35军牢牢的给围住了。

傅作义这个起家的部队最终覆灭掉了,这使得最终傅作义手中没有了筹码,也谈不了什么华北联合政府了,更无法南迁或者西撤,最终选择了和平解决北京问题,一顶狗皮帽子,就把傅作义吓个胆寒。实际上被我军这个狗皮帽子吓到的,还不止傅作义,还有黄百韬。

平津战役进行的过程中,实际上淮海战役也在进行,我们知道黄百韬领的那十几万国军,在碾庄被我们团团围住了。这其中还有一个插曲,有一次在作战过程之中,黄百韬突然发现,怎么对面的共军也戴着狗皮帽子,他大惊失色,难道东北野战军,已经绕过平津,直扑淮海而来吗?众所周知,淮海战役我们是60万对80万,我们的兵力少于国军,但实际上,四野的百万大军还没有杀过来。

很多国民党将领都担心,说四野如果日夜兼程,也派出一支军队来,杀到淮海地区,那么国民党的兵力优势就不在了,尤其是四野的战士如天神下凡一样,四野的重武器说实话,已经不比国军差了,但是当然我们也知道,一方面四野刚刚打完大仗,急需休息,另一方面先头部队,已经开始往平津集结了,所以我们真的没有多余兵力,先派到淮海去,这也使得淮海战役说实话,打得挺惊心动魄的。

在东北战场和平津战场,我军都是占优势,东北战场我们的总兵力,快是国民党两倍了,到了平津战役,那我们更是以数倍的优势,能围住敌军的城池。

可是淮海战役咱们兵力真是不够,结果华北野战军当时考虑到,也是天寒地冻,所以紧急的和后方的工厂,定制了一批和东北野战军一样的狗皮帽子,发给前线部队,结果让黄百韬看到了,误会了,以为四野的大军已经杀过来了,四野在东北的威名,在国军内部已经人所共知了,以至于这批国民党军队看到,戴狗皮帽子的人民解放军杀过来了,以为四野的百万雄师已经到位。所以他们更是无心恋战,以至于黄百韬的军队,在碾庄被围了十几天之后,终于被我们全部歼灭了,这真是狗皮帽子一出,国军全投降啊。

原作者:李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