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北京报道

12月26日上午10点,天猫上线了一款“平安”鞋,这是阿里巴巴公益联合国货品牌飞跃,与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合作,共同打造的联名公益产品。这款青绣“平安”鞋也是阿里公益发起的“品牌联名助力乡村振兴计划”的首款产品。

当天,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金旼旼参加了在京举办的华夏时报社主办的2023(第三届)华夏公益论坛,他在论坛上表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阿里公益一直在探索能为乡村做些什么,阿里公益最新发起的“品牌联名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期待和更多社会力量一起,打响乡村品牌、繁荣传统文化,探索出一条将公益设计、品牌和商业力量融合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平安青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手工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喜爱。此次品牌联名产品的所有售卖收益,将全部用于青海平安青绣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据记者了解,通过品牌力量激发乡村文化和非遗产品的市场活力,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是阿里巴巴公益定点帮扶县区,“平安”鞋的案例正是阿里在公益方面的一种新的尝试。

金旼旼看来,全社会对公益的讨论和参与,一定会更“鲜活”:“鲜”,是来自创新带来的新鲜和不同;“活”,就是包括《华夏时报》在内的媒体和公益行业,带来充分活跃的社会讨论和社会参与,这种“鲜活”一定会给公益带来新变化。

关于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在做什么,金旼旼将其归集为“三个同心圆”,三个同心圆对应着企业公益发展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员工有爱。公益是阿里人的文化基因,员工公益在阿里可以说是“第一公益”。他举例说,阿里巴巴有一位员工郭百岭,他是一名坐轮椅的残疾人。他和其他员工一起,推动了两个非常大的改变:一是阿里西溪总部里湿地的无障碍改造,让坐轮椅的员工,也可以亲近湿地。二是推动线上的无障碍事业—高德“轮椅导航”。

据记者了解,“轮椅导航”首批试点为北京、上海、杭州,今年将扩展到二三十个城市,把残疾人出行的所有无障碍信息全部集成在高德地图里面。

第二层,企业有担当,这部分重点分两个层面去做,第一个层面是应急救灾。“上周,大家知道青海发生地震,那天晚上12点多,我们群里就开始讨论如何应急。第二天早晨不到8点,阿里公益和集团各个业务团队,已经开始协同行动,当天上午11点多,阿里就对外发布了第一批助力救灾的举措。”

金旼旼强调,这里面的重点不是阿里公益捐了多少钱,而是阿里公益的整个团队,以及阿里各个业务团队,所有人都“膝跳反应”式地做出了响应,并在11点便筹集了5万多箱应急救援物资发往灾区。

企业有担当的另一个代表是阿里公益的乡村振兴特派员。据记者了解,阿里公益乡村振兴特派员模式即将进入第五个年头,在全国已累计派出了30余位特派员。这一阿里独创的模式,依托阿里沉淀了二十多年的商业能力,在产业、人才、科技三方面全方位助力乡村发展。

第三层,生态有温度。它解决的是阿里巴巴所链接的10亿消费者、800多万商家,以及公益行业和每年数以千万计的公益受益人之间的关系,这是阿里巴巴作为一家平台的职能和作用。

金旼旼表示,阿里一直强调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科技的力量。在他看来,如果说数字化和互联网化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话,AI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公益行业如何尽快弥补数字化短板,并用开放积极的心态迎接AI时代的挑战,值得全行业共同探讨和探索。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