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事关高质量发展。2023年,青岛以愈加优质的营商环境,释放城市吸引力与感召力——

建成全市智慧审批平台,15个领域、44个场景、近200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办理;建成全市服务企业统一平台,实现惠企政策“一口兑现”、融资服务“一站办理”、企业诉求“一口受理”……

今年9月,青岛获评“2023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12月,在“2023年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中获得“最优等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企业开办一窗式服务专区。

成绩的取得,印证了青岛对一流营商环境的孜孜以求。2023年,青岛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在全市开展“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持续构建全方位企业服务体系,激活市场经济“一池春水”。

一座城市的营商环境,涉及政策、服务、要素、市场、法治、人文等内容,既需“内修”也要“外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青岛做对了什么?未来发力点在哪里?

01

硬环境越来越好

“企业的需求,我们能做到”,这是青岛优质营商环境的生动诠释。当前,全国各大城市都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工作的重点,而且越是发达地区,越是大招频出、硬招不断。百舸争流、千帆竞发,青岛优化营商环境,对标一流、固强补弱、加压奋进。

“公司需要办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车辆运输证,现在办这两个证只需提交一套材料,足不出户就能网办了,不用再分别跑审批局和交通局,非常方便。”青岛金永吉商贸有限公司经理李明感慨道。

从“多头跑”到“只跑一次”再到“一次不用跑”,从按月计到按天计再到“秒批秒办”,对企业来说,是办事流程的简化,对政府部门来说,则意味着刀刃向内的改革。简政放权、流程再造、放管结合……每一个硬举措的推出,背后都殊为不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企业使用电子营业执照办理业务。

青岛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的背后,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盘考虑。2023年,青岛聚焦优化政策、服务、要素、市场、法治、人文“六个环境”,深入开展“六大专项提升行动”,不断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和能力,以“过硬”实力不断塑强营商环境新优势。

在政策供给上,青岛抓好全方位政策供给,出台了多批政策清单,同时分门别类研究制定行业支持政策;在市场准入上,抓好全场景市场开放,平等开放市场、资源和场景;在法治保障上,深入实施“法律护航”专项行动,深化服务型执法改革……

广大中小企业主对营商环境的变化最敏感,他们也是营商环境提升的直接受益者。“我们是一家技术型企业,规模不大,正处在发展的上升期,特别需要政府相关政策支持。”青岛圣玺机电科技技术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王志刚表示,“近年来,青岛推出很多惠企政策,办事也大多可以实现网办,我们得以腾出更多精力跑市场、做研发,生意越来越红火。”

营商环境硬举措,为企业打开发展空间。数字显示,前三季度,青岛新增市场主体21.4万户,平均每天约增加近800家。

02

软环境越来越优

营商环境是重要的生产力。实践证明,哪里的营商环境好,项目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

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不能仅仅纵向和自己比,还要横向与其他城市比。如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发力点就在提升软环境上。

企业的需求千差万别,为了更好满足企业需求,今年以来,青岛持续在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让企业稳步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企业负责人在崂山领取全省首张“个转企”简易登记营业执照。

“惠企政策落实”“企业融资”“诉求反馈”是企业“最关心的事”。今年,青岛建成全市服务企业统一平台,实现惠企政策“一口发布、一口解读、一口兑现、一口服务、一口评价”;足不出户逛“金融超市”,申请融资的效率大幅提升;为企业提供诉求反映、办理、反馈、评价全周期精准高效服务。

“我每天都会登录平台查找最新惠企政策。”青岛正日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鹏说,“目前我身边已经有多家企业通过平台申报享受到了政策红利,之后他们就成了平台最好的推广者。”

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办企业所需,在软环境建设上,青岛不遗余力——

聚焦企业办事,建成智慧审批平台,44个服务场景的近200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智审慧办”;

聚焦项目建设,组建“金牌团队”,坚持“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一线服务、一项一策、一体推进、一帮到底”,推动重大项目“提服务、提效能、提速度,促落地、促审批、促开工”;

聚焦法治保障,成立“青.法先生”服务团,汇聚全市法学法律资源,创新搭建法治服务平台,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专业权威高效的法律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还不断充实营商环境专家委员会、营商环境媒体观察员、营商环境体验官“三支队伍”,目前,“三支队伍”实现了区(市)全覆盖、24条产业链全覆盖和各类型组织形态全覆盖。

一个事例体现软环境之变。不久前,青岛同方药业连锁有限公司向市行政审批局申请药品经营许可证原址注销新开办业务,涉及全市10个区(市)近80家门店。若按照传统做法,企业会面临业务办理过程中暂时停业的困扰。市行政审批局了解情况后,安排专人服务对接,主动与各区(市)市场监管局、医保局联系,跨部门联动做好注销和新开办业务衔接,一天时间帮助办完业务,帮助企业解了难题。

03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一年来,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青岛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推出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真管用”的政策举措,解决了一批企业关心关注的痛点难点问题,“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的氛围浓厚,赢得企业群众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市民中心。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通过深化改革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过程,营商环境建设成果也将长久作用在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面向未来,青岛实现在现代化强省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必须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实,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以营商环境之力撬动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

一方面,要跟最好的比、向最好的学,对标先进城市,查找短板弱项,持续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充足要素供给,狠抓政策落地,打破各类隐形壁垒,打造充分开放、活力迸发的市场环境。

另一方面,要强化法治政府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司法保障水平,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持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在更大维度上推动青岛营商环境水平再上新台阶。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以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厚植企业成长的“沃土”,一定会汇聚更多“城市合伙人”,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来源:青报观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