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学习
“学习”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中的重要话题。人们是如何学习的,学习经过了哪些过程、知识是如何被我们掌握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到底触发了哪些机制,不同的心理学家都会给出不同的解释。之前我们给大家说过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即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今天我们将给大家介绍另外一种学习理论:顿悟学习。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研究人员将黑猩猩放在铁槛内,并在黑猩猩的旁边放置一根短棍,在槛外放一根长棍和香蕉。最开始,黑猩猩开始试图抓取香蕉,结果失败。随后,它用短棍去拨,仍然没有成功。在这个过程中,黑猩猩经过几次观察,忽然拾起短捧,用短棒再连结长棒,最终够到了香蕉。
这就是德国心理学家苛勒做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他发现黑猩猩在面对问题情境时,在初次获取食物的行为不成功之后,并没有表现出盲目的尝试—错误的紊乱动作,而是坐下来观察整个问题情境,后来突然显出了领悟的样子,并随即采取行动,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这就是所谓的“顿悟”。
苛勒所属的格式塔学派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自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而顿悟,其实就是自发地对某种情境中各刺激间的关系的豁然领会。而这个领会的过程,其实就是在脑海中构建“完型”。这种完形倾向具有一种组织功能,能填补缺口或缺陷,使有机体不断发生组织和再组织,不断出现一个又一个完形
举个例子来说,在黑猩猩的实验中,黑猩猩不是因偶然看到棍子,拿起来玩弄,因此碰巧得到笼外的食物的;而是先看一看目的物,考虑所要达到的目的,再开始接棒取物的。它的行为是针对食物(即目标)的,而不仅是针对棍子(手段和工具)的。这就意味着,动物领会了食物(目标)和棍子(工具)之间的关系,在视野中构成了食物与棍子的完形,才发生了接棒取物的动作。
因此,在格式塔学派看来,其实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构建“完型”的过程。而随着完型的不断构建,我们对周围情景的认知也越来越明确,更能发觉自身和情景之中存在的关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