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5【又是一年】

2023年,走了三万里路,读了四十本书,码了几万个字——2023年终结。

(一)

2023年初和老楼去了贡嘎。活了四十多年,头一次农历新年不在老家过年。这个决定在一个相对传统的家庭环境中非常不易。

我没有想要反抗一说,只不过是时间和情绪一起拉满的弓——这在我一生中应该经常会出现——到了不得不发的时候。

第一站黄州,因为苏东坡。后面去乐山还是因为他。这番追星我觉得值得亲身体验一番。毕竟苏先生太厉害了,不愧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不只因他的诗词画,还有他的人生态度。他似轻描淡写地把他一生蹉跎化成“雪泥鸿爪”留在人间。两千多年来,他在黄州期间留下的《前后赤壁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诸多作品都深深影响着后世之人。所以去看看他的出生地和得道处,非常值得。

去重庆是为了让老楼体验超星级的洲际酒店,总不好意思老是带着他风餐露宿。结果他没领多少情,顾自在楼下嘉陵江边捡了一个早上石头,还硬要我清空后备箱给他装回来。

到蜀地我们先去了都江堰,不禁被古人的智慧和坚毅深深折服。

随后得到的信息是墨派公路出现了隧道塌方事故,家人和朋友群起规劝我们别再往西走了。

转头到了杜甫的草堂,看不到门口停泊的“东吴万里船”,却隐约望见“西岭千秋雪”。于是决定去贡嘎跨年。

上华尖山绝对值得嘚瑟一辈子。客栈的老张夫妇本要下山回雅安过年。一来家有八十老母亲,二来百般不情愿就接待我们两个,最后不得不动用诸暨人的豪迈去感动他们夫妻俩——按照小团队最低费用接待。然后我们在农历初一见到了贡嘎金顶,云海日出,气象奔腾。

到了暑假,那种情绪又蓄势到不得不远行一趟的浓度。于是和南司、老楼开启了一趟国道219之旅。

奔腾澎湃的怒江,幻如仙境的甲应,莲花秘境墨脱,古老神秘的山南。

号称是男人就要去征服的丙察察,拿性命去赌博的大流沙,必须一口气穿越的那曲到格尔木。

洋湖的俊秀,纳木措的天水一色,察尔汗的寂美。

青海湖畔金黄色的油菜花伴你一路,龙羊峡传说中饲养的三文鱼,塔尔寺中居住着神秘的藏医。

最最难忘的是可可西里遇到的那只狼,和它在黑夜中闪烁的似曾相识的眼神……

一路下来,一直感动一直移动。人生值得。

乃至回来这么久,身边还有人劝我把这段旅程写下来,我也动过心,奈何写到隆回和禄丰,再也没了那个空闲和心境,只好作罢。待风和日丽,波澜不惊,等皓月千里,静影沉璧的时候,如果还有那份悸动,我再试着把它写下来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

如果说远行是我避世的方法,那么读书成了抚平我归于平淡后的躁动最好良方。我视它为座上宾,也拿它当知心人。无论困顿亦或顺畅,我都会恭敬拂案,惜它如金地迎来送往。读书成了我的一种名药——逍遥散——作用是抱喜、解忧、除郁、增信。

2023年5月16日,我决定删除掉手机上所有和工作无关的APP。除了某度幸免于我的决绝,因为我的无知感和求知欲,还不得不依赖这样的垃圾搜索引擎。

我本来也没手游、视频之类的软件,这次索性把一些新闻网站也删除了。

我觉得手机这个垃圾已经是自鸦片后毒害我天国人最厉害的东西了。其毒性比鸦片更严重更深远。

当全世界的人们在用无聊打发无聊的时候,你还看得见希望吗?

手游给你的虚拟,视频给你的虚空,新闻给你的虚伪。反正我是受不了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于是痛定思痛,手机就用手机应有的通讯功能。新闻只看新闻联播,仅以此栏目为标准。

因为我知道: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就越多。

这一年从普鲁斯特拖沓冗长的《追忆似水年》开始,到约瑟夫·布罗茨基的《小于一》结束。读了四十多本书。

非常开心读到了木心的书。他的《木心回忆录》是可以作为很多人的书单或者书引的。

也很幸运读到了布罗茨基。他的文字言及宽泛,贴切显真。令我又开眼界。

也读了几本垃圾食品,那又何妨呢?没有差和拙,何衬好或精。

还感受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伟大,和卢梭真假难辨的《忏悔录》……

然后让我更加确定一件事情:如果你想读国外的名著,一定要从西方四大文明古书《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开始。虽然会读得很累,但会非常值得。西方故事中的人物,不是和奥林波斯山有关系就是和那片海有牵连。

(三)

不知不觉,码字成了我最后的倔强和反抗。

有几天根据自己的冲动和老吴的怂恿想把暑期的“219之旅”写下来。但是写了“隆回”和“禄丰”之后,就再没有闲情逸致来继续了。毕竟这生活要蹉跎,心境难养啊!

我的文字还只能玩一下“虫二”这样的无边风月。没有师父的铿锵有力,也没有师兄的言辞犀利。

还只停留在用文字记录下身边人故事的阶段。

文字的生命力非常强劲。当人物和故事在历史洪流中奄奄一息,苟延残喘,甚至悄然消失时,文字可以让他们重焕光彩,再启烈火。

有人会说还有视频和说书呢!这一点不想否认。但作为传统的我来说,我只想写下来,只想读纸上。白纸黑字——简单而隆重,朴素而端庄。

正因如此,文字成了威胁我身边友人最好的武器。我要求他们对我好一点,否则我会无情地把他们写进历史。更重要的是,我的自信和木心说的一样:我非池中之物。

等我读完申凯同学送我的《资治通鉴》,等我修到文能安邦,武可定国,呵呵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

2023,意义重大之事:

跟着师父为关注中国远征军关爱抗战老兵略尽绵薄。

5月,直飞腾冲探班《寻找飘荡的忠魂》摄制组,有幸跟着摄制组到过滇缅公路。在老虎嘴下,看着那位精神矍铄的老兵实在是钦佩之至。从石牌到腾冲一路奔波,近三十个小时的行程,他只休息了两个钟头。而那时那刻当他面对巍巍群山和绵延不绝的公路时,依然能激情满满地对着镜头讲述起那段远征军的光辉事迹。

12月12日,作为《寻找飘荡的忠魂》纪录片研讨会的后勤工作人员,更是近距离地感受到了这些将门之后的风采和英姿。

师父的情怀,普通人是没办法理解的。在这个世事纷纷的年代,能不以名利但求性心来做这样的公益事业的人就是凤毛麟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

2023年,我还决定了一件事情——三年不买衣服。

这个决定有点戏谑和玩笑,却又是非常严肃的。我觉得能够领会到“无欲则刚”这四个字的精神那即是无敌。等我没有了软肋,生活又能奈我何?

这个决定源自阿七,人家腰缠亿贯还定了个三年不置新衣的flag,我凭什么鸟啊象啊的上身呢?

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想体验下极简主义的好处。古语云:勤以养身,俭以养德。欲望这东西,是一把杀人的刀,千万别想着借它,常人是控制不它的。

这一年认识了很多朋友,当然至交依然很难新求。

木心说他很害怕生人一见面就叫他“兄弟”——我亦如是。

他说这是国民党的叫法,想来也是。“兄弟们给我冲啊,杀啊”的声音不绝于耳。这点还是朴素的称谓,一声“同志”来的真实、安心、舒适。

(六)

2024,任它气象万千,我固我的三部曲:

跟小黄读书;

随老楼远行;

和自己码字。

作者:浙江锦越统计事务所 胡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