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题记:2023年11月21日承泽论坛第20期暨中信读书会举办,活动主题为“企业经营道路与哲学暨《经营30条》新书悦读会”,本文根据《经营30条》作者、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北大国发院实践特聘教授宋志平的主旨演讲整理。

三年前,我曾在这里做过一次悦读会,专门讲述《经营制胜》这本书。如今,我再次在悦读会上与大家见面。非常感谢中信出版社的全力支持,出版了这本《经营30条》。同时,也感谢国发院承办这场活动,感谢高宁和宫院长来参会和演讲。

作为国发院的实践老师,我经常来学院与同学们交流。接下来,我将分三部分来介绍关于《经营30条》一书的相关内容:

1.为什么写这本书?

2.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这本书适合哪些人读?

为什么要写《经营30条》这本书?

我从央企退休至今已整整四年。这四年来,我主要的工作是在北大、清华的商学院上课,与EMBA、CEO班等项目里的同学们交流。在此过程中,我曾教授战略、创新、管理、经营方略等课程,同学们常常希望我能将授课内容加以整合、归纳,形成更有系统性的书籍。为此,我写了一篇《经营30条》的文章,有1万多字,在正和岛上发表后,读者们挺喜欢,于是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扩展内容,我完成了整本书的创作。

另外,疫情之后,社会压力普遍增大,年轻一代企业家们更是面临巨大挑战。在他们眼里我们算是老一代的企业管理者,有责任为年轻一代企业家赋能,给他们提供一些方法和支持。

我原本计划写一本更简短的小册子,但最终完成的书籍比原计划的稍多一些。尽管如此,我仍然希望保持内容简洁,以便读者能够快速阅读和理解书中的基本观点。

在撰写这本书时,我坚持两个原则:一是易于阅读,避免使用复杂的措辞和句式;二是实用性高,只有对读者有用的信息才会被写进书中。

可以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就是我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经营30条》有哪些内容?

《经营30条》顾名思义就是经营企业的30条经验总结。这些内容被精心组织在6个篇章部分中,分别是战略、创新、经营、管理、改革和文化。由于我曾在国企工作40年,后来担任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于是加入了一部分关于改革的内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改革。实际上,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有改革的必要,只是国企的改革是市场化,而民企的改革是规范化。

全书共6个篇章部分,每部分各5条,每条4个小节,加起来共120个小节。这就是整本书的结构,下面我按照6章内容的顺序作简要介绍。

一、战略

战略这部分十分重要,战略是研究做什么的学问,战略是选择、是取舍。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犯了战术性错误改了就好了,但犯了战略性错误往往是那种一生一世的错误,不容易给你改正的机会了。领导人的责任首先是制定战略。

制定战略要先定目标,企业缺什么就去找什么,而不是企业有什么就去做什么。这一点对制定战略而言非常重要。

定战略时要突出主业。围绕专业化和多元化多年来争论不休,其实工业化早期都是专业化,后来随着经济发展,机会增多,大家去搞多元化,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大家又退回搞专业化。总的来看,中小企业一般搞专业化,大一点的企业,业务撞到天花板可以去搞相关多元,就是在技术、产品、市场上有相关性和协同性;大的投资集团可以搞多元化,即使多元化的投资集团,也是集团的多元化,经营平台的专业化。

二、创新

首先,创新的本质是一种新的组合。虽然技术是创新的重要因素,但创新实际上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组合。技术只是创新的要素之一,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创新。创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英文中技术(technology)和创新(innovation)是分开的,理解起来比较明确。

其次,在创新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有效创新,创新与否都存在风险,所以有句话说“不创新是等死,盲目地创新是找死”。怎么有效创新?第一,企业家是创新的灵魂,第二,要选择合适的创新模式。创新模式有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持续性创新、颠覆性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等多种,它们各有特点,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创新模式。

最后,科技和商业创新融合是大势所趋。过去我们把它们分开,现在二者越来越融合。

三、经营

经营就是做正确的事。做企业要学会有效整合资源,并进行有机联合重组;从“量本利”(销量-成本-利润)到“价本利”(售价-成本-利润),也就是从追求规模转向高质量发展。同时,在经营中还要对风险与危机处理正确处理,尽量减少损失——这些都是经营的逻辑。

书中特别提到,从管理到经营,尤其是从基层管理者逐步晋升到一把手位置的管理者,不要还停留于企业内部管理工作,要把更多的精力转向经营。

西方是大管理的概念,经营和管理相互融合,日本和中国等东方国家将经营和管理做了区分:经营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用正确的方式做事。这种区分适用于我们的东方语境。所以,当我们在一把手的职位上时,要将管理的重心尽可能地放权给下属,我们自己的重点是在经营决策方面做好工作——经营是顶层管理者的分内之事。

四、管理

管理是正确地做事。同时,组织要不断调整和优化,这是组织的成长逻辑。如果不进行干预,组织可能会过度增长、失去控制,所以企业得“瘦身健体”,成长过程中要不断“剪枝”。此外,质量管理需要遵循国际标准,实现规范化管理;做企业还要记得现金为王,并学会打造自主品牌。

在管理方法论层面,日本环境管理过程中的“5S管理法”,5S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其作用是保证安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做到品质不良和故障事故以预防为主,为组织提供了实用的指导。

学习管理理论固然重要,包括学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但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方法,同样至关重要。日式管理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论,还有我此前的著作《三精管理》,也提出一套系统的方法论——“三精十二化四十八法”。这套方法论不仅教授理论知识,更注重传递实际操作方法和技巧,这本书也因此得到许多企业管理者的关注和认可。

总之,想要提高管理水平,就要有适合的方法让理论知识落地,日本称其为功法。

五、改革

在改革这一部分,主要针对的是国有企业,当然也涉及民营企业。但不管什么性质的企业,都应按照市场化的机制运营,积极稳妥地推进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要规范,以及学会通过共享机制打造利益共同体,并弘扬企业家精神。

在此,我着重解释一下共享机制。我认为企业改革最重要的就是机制。这个机制不仅对国有企业重要,对民营企业同样重要。尽管民企在机制上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但如果老板不开明,这些企业同样会缺乏机制。像万华、海康威视等国有企业,机制也都非常好,因此发展得很好,市值很高。

我常讲“如果有好的机制,做企业不需要神仙;如果没有好的机制,神仙也做不好”。机制是企业的底层逻辑,做企业一定要有好的机制。

六、文化

在文化部分,主要讲述了几个重要观点:

首先,企业必须以人为中心。这意味着做企业不能只关注工厂、厂房、土地、设备、产品、现金等物质因素,更要重视活生生的人,因为企业是由人创造和管理的。企业的进步是靠的不只是技术,还有组织和团队进步。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管理,都要落实到以人为中心上,这是我的核心观点。

其次,关于中国式管理模式问题。是否存在中国式管理?有些人认为管理没有所谓的中式、西式之分,然而,随着中国企业快速发展,在全球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可能已经值得总结和思考中国式管理的特点。我理解的中国式管理,是将现代管理与中国企业实际、与中国优秀文化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方式。与西方管理相比,中国企业的管理确实有一些不同之处,尤其是中华民族拥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点,中国式管理势必渗透到我们的企业管理中。

再次,企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美国管理界原来设定的企业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2019年美国商业圆桌会议(Business Roundtable)改变说法,在声明中摒弃了“企业的唯一目的是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提法,并提出新的观点:企业应该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服务。除了股东,还包括客户、员工、供应商,以及企业所在的社区。这意味着,做企业不仅要考虑股东的利益,还要关注所有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客户和员工,企业的目的是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总的来说,《经营30条》这本书的风格以事讲理,尽管总体篇幅不多,但案例不少,共涉及110家不同规模、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企业。这些案例,汇总了过去4-5年间我担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期间所参加调研的情况。在此期间,我曾走访了200多家上市公司,此外,还有一些央企以及地方大型国企。

以前的写作,我主要基于建材、国药等领域的经验和体会。但《经营30条》增加了我在过去几年中观察到的更多的上市公司和企业的情况。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逻辑和故事,我努力将其抽象出来并沉淀在书中,想必对读者会有所帮助。

以上是本书的一些主要内容。

《经营30条》适合哪些人读?

这本书到底适合哪些人来读?

首先,这本书主要是为年轻一代企业家和各类企业管理者所写。我在书中概括了年轻人在创办企业时应该了解的重要内容,可以作为建立企业框架、了解企业运营的入门读物。

其次,这本书也适合经管学院、商学院的学生们作为课外读物。对于正在学习经济管理的学生们来说,这本书可以作为扩展知识、提升对企业运营理解的补充读物。

我们常说“企业家不可能常青,但是企业有可能常青”,这需要一代代企业管理者薪火相传。我们这一代企业家,经历了40多年改革开放,见证了国家从艰苦走向繁荣的过程。我们付出了很多,也面临过很多挑战。对于年轻的一代企业家来说,未来需要承担起更多责任和压力。因此,希望这本书也可以作为他们奋斗在路上的参考和陪伴。至少,我们有责任根据走过的路,为后来人划出一些路线,立一些指示牌,告知大家我们过去是如何走过来的,有哪些点要小心。我们并不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按照我们的方式行事,只是愿意把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和盘托出,这是我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

整理:文展春| 编辑:王贤青、王志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