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上岸”的人太多,“岸上”的宿舍不够分了。

“多所高校不为研究生提供住宿”曾经屡次登上热搜,部分学校表示不为专硕生提供住宿,其中不乏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校。

不提供住宿是大势所趋?

日前,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在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明确,不再给部分研究生提供宿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已有14所高校在近年调整了校内住宿申请条件。

不论是非全日制还是全日制研究生,不安排宿舍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多了。有些学校还推出了抽签、摇号的方式来安排宿舍,或者只给某些类别的学生提供学校住宿。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56万,到2021年达到了约118万,增长一倍多。

而2022年,国内研究生招生人数已经达到124.25万人。

与研究生快速扩招对应的是,高校校舍扩建速度相当缓慢,涉及用地、经费的申请审批,流程比较漫长。研究生宿舍供不应求的状况日益凸显。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从国际上来看,多数国家的高校不为硕士生提供住宿,甚至一些国家的高校不为本科生提供住宿,同时,一些高校会为学生提供相对稳定的房源。

“从高校本身的功能来说,我认为,学校不为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提供住宿属于正常情况。”储朝晖认为,提供住宿是高校的辅助功能,在过去的计划体制下,高校为管理更加有效而提供住宿,而从高校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不提供住宿应该属于一种常态。

“从现代大学建设角度看,大学不提供住宿服务,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大势所趋。”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推进大学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主要举措就包括由校外企业、机构为学生提供学生公寓服务;而由学校提供集体宿舍的服务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硕士研究生,住宿资源紧张的问题愈加凸显。

从长期看,高校不为研究生提供宿舍,是大势所趋。

学生公寓可行否?

让专业硕士到校外租房,是高校应对研究生扩招的现实选择。

问题来了,这些研究生的住宿问题如何解决,针对学生的公寓产品是否可行?

有专家建议,高校可以探索与邻近的街道、社区和企业开展合作,利用现有闲置空间建设“校外公寓”,打造“人才社区”,缓解研究生自行寻找住宿场所的焦虑,降低校外租住的安全风险及相关开销。

当然,学生公寓的选址非常重要,如果距离学校太远,对学生往返学校上课造成不便。

学生公寓有没有前景?

据第一太平戴维斯统计,2016年以来,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委员会(CPPIB)、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丰树资本在美国学生公寓市场累计完成了近60亿美元的投资。

2022年,全球发生了几单比较重要的收购案,都是针对学生公寓。

全球最大长租公寓运营商睿星资本(Grey star)通过公开市场竞标,以3.88亿英镑(折合人民币约32.83亿元)收购4个学生公寓项目和一个建后出租项目。同时,还推出了针对欧洲市场的专注学生及青年专业人士的公寓品牌Canvas。

同年4月,黑石集团以128亿美元全现金收购美国校园社区公司(American Campus Communities Inc. )。

同年,新加坡城市发展集团以2.15亿英镑收购位于伯明翰、坎特伯雷等地共计5个学生公寓。

不过,这都是针对国外的学生公寓,国内市场化的学生公寓尚未成气候,这一块的细分市场仍待开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维C公寓传媒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