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讯:12月2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和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介绍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会中,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介绍广东省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说明广东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推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广东取得的成效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大湾区市场互联互通更加顺畅有序。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经珠港飞”、人才签注等政策落地实施。医师、教师、导游等八个领域实现了执业资格互认,已经有3200多名港澳的专业人士获得内地注册的执业资格。粤港澳三地共同发布食品、中医药、交通、物流等领域110项湾区标准,以及工业消费品、农食产品、服务业领域15项“湾区认证”项目。

二是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以“数字政府”改革来牵引提升政务服务提升,依托“粤商通”“粤省心”等平台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实现惠企政策“一键直达、免申即享”。广东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连续五年全国领先,比如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网上办”的比例已经达到96.21%,“一次办”比例达到99.86%。

三是法治环境更加健全完善。出台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涉外涉港澳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多措并举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四是对外开放更加积极主动。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正式启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一大批超过百亿美元的外资项目顺利推进。今年1-11月广东进出口总额达到7.52万亿元,约占全国1/5。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出口势头迅猛。

对于广东来讲,下一步将聚焦行动计划部署的“4大环境、1大工程”,重点从三个方面推动落实,促进大湾区营商环境迈上更高水平。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大湾区内地九市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在深圳、横琴试点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动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监管体制改革意见出台。二是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强化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扩大“湾区标准”清单,加快推动“湾区认证”工作。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推进全国首批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三是发挥重大合作平台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在要素流动、产业合作、跨境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