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收到一个妈妈的留言,说孩子对老师的反馈反应很大很崩溃,问第二天还有这个老师的课孩子很抗拒该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我最近忙,等看到这条的时候,已经是几天后了……

就留言说,哈,你肯定已经想到办法了!

确实是,无论多大的事儿、当下需要多大的支持,大部分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是本自具足、能够想到办法的,就像我的很多老师,他们一说“我不知道”,学生们就纷纷开启了智慧和思考的大门。

而如果说,在当下接到了我这个信息,我又会怎么回应呢?

今天也想来分享分享,不久前,我们收到小叶子老师“反()馈()”的一个应对,核心就是:

咱们得比“问题”更大。

那天是老师给孩子爸爸留言,大意是说叶子的默写作业,有不少是把拼音留在了卷面上,其实翻翻书就能找到字怎么写,孩子却不愿意翻,原话,“太懒了。”

我俩看到的第一反应都是,这样不好!回去得找孩子聊聊:必须得认真、端正态度啊!

不过过了一阵儿,我突然反应过来了,也幸好是白天收到的信息,不然如果在孩子跟前,很可能我们就会自动反应、“当场质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缓冲期我想到了什么呢:

我在觉察我的感受。

我对于老师提到的“懒”,是不太舒服的,没有查书把注音变成字,这个“行为”确实可以改善、更正,但上升到“懒”,就是身份和人格层面了。

如果我们照搬了老师的话,去和孩子说,“你怎么这么懒”、或者“老师都说了你很懒”,会产生十分糟糕的后果:给孩子贴了一个“懒”的标签

本来只是一件事没做到很完善,标签一旦贴上,很容易被“负向催眠”,孩子会无意识地认同这部分、慢慢在方方面面活出“懒”,因为家长和老师,都是“权威”的存在啊:

他们小小的心灵,是不懂得区分拒绝这些的,可能他们也会不舒服,但同时也会很困惑:我信任老师、我爱爸爸妈妈,所以他们说的话,应该是对的吧……好吧……可能……我就是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不清楚老师有没有当面和孩子这样说,但至少在家长这里,我们需要学会做一个“过滤器”,去正确的回应问题。

如何才是正确的回应呢?

——我们,需要比问题更大

如果老师的一个信息进来,我们的反应比孩子还羞耻、愤怒、震惊!就是妥妥陷进问题里、和它缠绕去了,孩子看父母都紧张崩溃了,会不会因此更恐惧?这个问题真的很严重啊!

所以,我们需要打开一个更大的空间,让问题仅仅作为一个“存在”本身,在空中飞一会儿,而不是着急解决、问责、纠正。

这个空间非常的重要,它让我们有机会去思考,也许换个角度,不是这样子的;也许真相,需要澄清和核对:

就像一个一面烂掉的苹果,如果是烂面对着自己,我们不会吃掉,而是会扔掉,因为烂了呀;

但有没可能,从对面相反的角度看,根本没有坏;从上面俯视着去看,哦,坏了一半而已。那么关于吃不吃这个苹果,不同角度,是不是会有不同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那天晚上,当孩子回到家,老公也调整好了状态,是随口用“好奇”的口吻,温和地询问了这件事。

“叶子,我注意到你默写的时候会有一些是注音,老师的要求是不是要写字啊?你知道怎么找到字的写法吗?”

叶子的回应倒是让我们挺意外,“哦,对对!!书上有的,我忘了抄了。”

“嗯,老师有和你说吗?”

“有的,老师也提醒我了。”

Over~

清清爽爽,没有上纲上线到不认真,孩子反应也很平静,一件小事而已。你看,家长避免一场“主观大戏”,是多么重要啊。

老师的及时沟通也是必要的,我相信老师没有想要贴标签的意思,只是每天面对那么多学生,有时就脱口而出了,有时也只是反馈信息而已,我们不用着急对号入座,什么都接。

刚好没过两天我去开了家长会,主动去和老师沟通了这个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问老师的时候,她说孩子确实有注音的这个情况,当时和微信里发给老公的意思差不多,还是用了“太懒了”。

没关系啊,我~不~接~

我一边说,“嗯嗯,好的了解了,谢谢老师告诉我”,一边问老师:

“您是怎么和孩子说的呀?”

老师愣了下,哈哈,可能有点意外我会这么问,就说了怎么和小叶子讲的,大概就是提醒她注意之类的。

我感谢了老师,接着又问,“那您希望我们做些什么、怎么配合呢?”

嘻嘻,就是别着急救火,老师是不是让咱救火还不一定呢,问问老师的期待、反馈这些的目的,很重要。

老师也挺好的,说主要就是反馈作业的情况,如果我们看到了,提醒一下就好了。

——你看,也没有让我们怎么着孩子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问这两个问题,也是觉得家校是合作而非对立关系,这件事本身不大,其实老师也可以不用告诉我们、或者已经在当下有过处理了。

了解老师做了什么,一是温柔地反馈老师,她才是老师,我信任她有办法处理、用她的方式鼓励到孩子,我们会给到相应的配合;

二是知道老师已经做了什么、我们会有个度,不至于老师说了、家长又义正言辞一轮儿,不然咱是孩子的话,也会很烦、很有压力啊,无形中还消耗了孩子对两边的信任感。

所以我一般和孩子提到老师时,都会像之前文章提到的,会更多看见“善”的部分,“过滤”掉一些不大适合反馈给孩子的,比如“懒”这种。

我还会告诉孩子老师的职责是什么,为什么会催作业、确保你们学会呀?让孩子换位思考,老师的批改反馈,其实是在支持孩子们更进步。

想想若干年后孩子们都不在这个学校读书了,老师为什么还这么用心啊,因为很喜欢你呀,希望你依然可以很棒很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到目前为止,小叶子对各科老师,还都挺喜欢也挺认可的。

好啦,总结就是:让咱们成为一个容器、比问题更大的容器吧;我们看见什么,就会影响孩子发展什么:)

作者:吉吉。微信公众号「慢成长」联合创始人,二宝妈,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前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愿与娃一起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