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海生
黄河岸边的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兰口村东南,伫立着一块青石碑。这块石碑高2.9米、宽1.32米、厚0.36米,碑顶镂刻二龙戏珠,阳面书有“障东堤”三个楷书大字,阴面碑文309字,记载了光绪元年(1875年)修筑黄河大堤的艰辛过程及费用情况,落款是“山东巡抚丁宝桢撰并书”。
这就是治黄历史上有名的障东堤碑。该碑碑文为晚清名臣丁宝桢亲笔撰写,碑座原沉没地表以下,2020年前后被挖出,外建一亭子保护,目前为菏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丁宝祯,贵州平远人。咸丰三年中进士。丁宝祯文采出众,而且有智谋,在贵州平定教民造反和苗疆叛乱中,立下大功,升任山东按察使。在山东,他私下与捻军接触谈招抚事宜,被僧格林沁弹劾。山东巡抚阎敬铭非常赏识他,僧格林沁战死曹州(今菏泽),行将退仕的阎敬铭上书朝廷,力荐丁宝祯接任。这样,丁宝祯就成了山东巡抚。
丁宝祯在山东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最有影响的有三件:斩杀慈禧太后宠信的太监安德海,修筑黄河大堤和加固海防。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从铜瓦厢决口。这次决口以前,原来的河道在山东、河南、江苏交界处穿行,流淌了700余年。
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清政府没有组织堵塞。洪水漫流鲁西南,南北滚动百余里,形成了两条主流河道。一条是现行河道;另一条从东明向东过菏泽城东双河口,后来淤积干涸。曹州八景中的“双河晓月”“澭水荷花”都与这条河道有关。
形成的新河道(今河道),当年行洪并不通畅,遇到大水就泛滥不止。往往洪水一来,一片狼藉。给山东百姓带来深重灾难。如:
1871年,郓城侯家林段决口,郓城、汶上受灾严重,并波及嘉祥、济宁。
1873年,东明的岳新庄、石庄户民埝决口,山东、江苏、安徽数百里范围内受灾,洪水所到之处墙倒屋塌,百姓流离失所,惨不忍睹。
清政府不主动堵塞决口,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清军战败,清政府开始向帝国主义列强无限制地赔偿。此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再后来,捻军兴起,这期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清政府既没有可用经费,又没有民工可用于修复黄河,任由灾害发展,造成黄河漫流20余年。
黄河泛滥受灾最严重的是山东!十几个州县全部被淹没,绵延数百里,一片汪洋。山东巡抚丁宝桢寝食难安,表示“此口不堵,为害滋烈,若犹观望因循,则上无以对朝廷,下无以对百姓”。于是,他上奏朝廷要求堵塞铜瓦厢决口。负责管理黄河的河督不同意。二人代表两种观点,在朝廷上发生争吵,后来,李鸿章受命考察,他也不同意堵塞决口。这样,黄河就由南流夺淮入黄海,变成了北流山东由渤海入海。丁宝祯只好组织修筑曹州这段易决口的黄河大堤。
障东堤碑反映了丁宝桢的亲民情怀。当年,丁宝桢亲自坐镇曹州贾庄、蓝口,亲定治河方案,亲自督办工程,具体怎么施工的,这块碑记记载的非常详细。
修筑的“障东堤”上起东明谢家庄,下到东平十里铺,三月动工,到五月竣工。“障东堤”全长二百五十余里,高十四尺,厚百尺,顶宽三十尺。此堤确保了百余年来该段黄河不再决口,保证了方圆几百里村庄的安全,造福了一方百姓。
障东堤碑还记载了丁宝桢的廉洁奉公。障东堤碑文详细记述了大堤的长度、宽度、高度,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工程情况。这次修堤工程造价最初估银470余万两,实际耗费才54万两,而且“物料有稽”,即其中的花费都经过了审计。碑文还特别强调了“工唯其坚,用惟其省”,就是要把这个堤坝做得坚固,而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到尽可能节省。据流传下来的“菏泽贾庄大工合龙收支各款清单”看,尾数精确到“六钱九分八厘”,余款精确到“四十五两三钱二厘”。
人生百年,青史留名。在李村,曾有村民从7米深的地下挖出一块“民不能忘”石碑,这块石碑是当时百姓为感念丁宝桢治理黄河而刻立的。丁宝桢治理水患的功德,将永远被后人所铭记。(荣海生 菏泽市社科院院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