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伊蔚 赵雪纯

通讯员 田娟

六旬老人罹患血液肿瘤6年,今年又查出口腔癌,身体极度虚弱,一度难以承受相关治疗,12月27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老人经口腔科、血液内科等多学科联合的精心治疗下顺利出院。

6年前,68岁的周婆婆(化名)被确诊“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在湖北枣阳老家的医院长期化疗控制病情。今年8月,周婆婆又因拔牙意外发现自己患上了口腔癌。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周婆婆找到同济医院口腔科陶学金教授。

刚到医院时,周婆婆非常虚弱,面部肿胀且疼痛,专家检查发现她口腔内部左侧下颌牙龈有一个肿物,左侧下颌骨头明显骨折、松动。因无法正常进食,周婆婆的体重只有70斤。通过CT检查进一步确诊,周婆婆的左侧下颌骨被癌细胞“啃食”得所剩无几。

专家团队看望手术后的周婆婆 (通讯员陶继东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团队看望手术后的周婆婆 (通讯员陶继东摄)

陶学金介绍,口腔癌的标准治疗方式是综合治疗,首选手术治疗,再辅以放疗、化疗等。但考虑到周婆婆当时的身体状况,手术犹如在沙子上盖大楼,极易出现致命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皮瓣植入因微血栓形成、多器官衰竭等;而且此手术是特大手术,通常需要6到8个小时。但如果不手术,周婆婆的身体根本无法承受放化疗。

于是,陶学金教授团队立即组织全院多学科会诊,评估手术风险。“手术可以做!在支持治疗和化疗药物的调整上,还是有把握的。”血液内科李登举教授非常认可积极手术的重要性,并给出了血液指标监测和药物调整的详细计划,反复强调动态监测,精细调控,维持止血动态平衡的必要性。陶学金在得到李登举的明确回复后,决定为周婆婆手术。为保证手术成功,口腔科、血液内科、麻醉科、呼吸内科、胆胰外科、心血管内科和感染科等专家共同制定手术方案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相应预案。

术前五天,陶学金团队与李登举每天保持沟通,根据周婆婆的血液指标动态调整周婆婆用药情况,并加强营养支持。

12月4日,在多学科保驾护航下,陶学金团队成功为周婆婆实施了左侧牙龈癌扩大切除术、左侧下颌骨全切术、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整个手术用时4个小时,术中切除近2/3的下颌骨,并用钛板重建下颌骨外形及部分功能。

术后,周婆婆恢复顺利,第10天已经可以流质进食,第18天已经可以在病房里活动。

陶学金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很多口腔癌患者会伴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脑梗等,这些都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难度。为保证手术顺利及治疗效果,对基础疾病的同步处理也显得更加重要。近年来,同济医院多学科紧密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为复杂病例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今年,同济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已经完成游离皮瓣移植治疗口腔癌的手术超过310例。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