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学军

12月28日,《济南历代竹枝词辑校》出版发行暨“诗城济南”城市品牌建设座谈会在济南龙奥大厦举行。中共济南市委党史研究院(济南市地方史志研究院)院长史宏捷、二级巡视员李贞锋、二级调研员亓军华、市方志馆馆长景国富,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济南历代竹枝词辑校》由中共济南市委党史研究院(济南市地方史志研究院)、济南市方志馆组织编写,济南文史学者刘书龙、地方文献专家李关勇辑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济南文史学者、《济南历代竹枝词辑校》辑校者刘书龙介绍说,自2006年开始,他一直从事历代描写济南的诗文搜集和整理工作,在此过程中,发现竹枝词类体裁的诗歌作品有很多,而且很有特色和文献史料价值,于是就想着能找个机会把这类作品单独辑录成书。2021年,他把这个想法和济南市方志馆馆长景国富沟通,结果一拍即合,将其列为2022年度的地方史志、市情文献编纂出版项目。由于客观原因,本书推迟在今年出版。该书共辑录了从金代到1949年间156位文人所作的描写记述济南地方风物名胜、民俗民情的竹枝词类作品近2200首。刘书龙说,济南已故著名学者、文史专家徐北文先生在其所作的一首济南竹枝词中曾经说过:“多少诗人生历下,泉城自古是诗城。”这两句诗应该是对济南这座极具人文气息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品牌形象最恰切精当的概括和提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济南文史专家、济南报业集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周长风说,竹枝词最初是古代巴渝地区的一种民歌,吟咏一地的风土民情,自唐代起为文人所借鉴采用,状写风物,记述见闻,感怀旧事,描绘风俗,文辞清新活泼、简明爽利。《济南历代竹枝词辑校》正式出版发行,实现了济南的古典诗歌爱好者和地方文史研究者的一个愿望。辑录的近2200首竹枝词,可谓洋洋大观,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昔日的济南风情画,吸引人们沉浸陶醉在济南曾经的美丽之中。另外,这些竹枝词娓娓述说过往的时光,从中可觅得许许多多在正史里、在其他诗文里之前不曾记载的历史细节。

周长风说,这些竹枝词为今天的文化建设、城市建设、园林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营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省图书馆研究馆员、山东地方文献专家徐泳认为,《济南历代竹枝词辑校》一书编辑体例非常好,编校质量很高,也极具文献史料价值。此书的出版对济南竹枝词的研究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研究整理当地的竹枝词提供了一个标杆。

山东大学历史系文化学院副教授、历史系主任谭景玉在发言时说,《济南历代竹枝词辑校》一书的出版发行使济南的史料文献整理编辑系列又增添了一部非常重要的书。该书编排得很好,便于阅读理解,对研究济南的文化历史、民俗风情有很高的文献史料价值。此外,一些竹枝词里面,还反映了济南丰富的水上生活场景,在北方地区并不多见,是丰富地方县志内容的重要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济南文史专家、齐鲁晚报文史研究院院长雍坚认为,《济南历代竹枝词辑校》一书在体量上5倍于此前徐北文先生编著的《济南竹枝词》,而且其中有许多稀见的文献或作品,为济南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极大的文献便利和一个很好的范本。这本书在辑校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可以说是“锱铢必校”,点校整理的质量堪称上乘。

济南文史专家、天桥区政协研究室主任陈明超评价说,该书把一些孤本里面的竹枝词都辑录进来了。两位辑校者特别认真,专业水平非常高,作品经得起历史检验,对济南方志研究很有参考价值。他希望结合济南的文化建设,把这些竹枝词在合适的场所呈现出来,让更多的普通群众知晓,增强诗城济南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济南文史专家、《济南日报》首席记者赵晓林说,《济南历代竹枝词辑校》录入的竹枝词如此之多,还有平时难得一见的古籍原书书影,很有文献和史料价值,不仅丰富了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也为“诗城济南”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济南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地方史志研究院)院长史宏捷在总结讲话时说,编辑出版《济南历代竹枝词辑校》是2023年度全市党史史志工作的重要内容,市方志馆组织专家广泛收集、精心校勘,各方共同努力、通力合作,高质量完成了编辑出版任务。该书辑录了金代至新中国成立前150余位文人创作的近2200首吟咏济南的竹枝词,是迄今为止收录济南历代竹枝词时间跨度最长、诗词数量最多、内容最全面的版本。这是“史志艺文成果工程”的一项重要成果,为“诗城济南”城市品牌建设又贡献出一部力作。他表示,今后将继续高质量推进方志古籍的整理出版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座谈会上,还举行了赠书仪式。中共济南市委党史研究院(济南市地方史志研究院)院长史宏捷分别向山东省图书馆、济南市图书馆赠送了《济南历代竹枝词辑校》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