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崖口村位于中山市南朗街道,背山面海,是一处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的渔米之乡。近年来,崖口村不断巩固文明村建设成果,以文明创建助力乡村振兴,先后获得“第六届全国文明村”“中国全面小康论坛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村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今年9月,崖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又被评为中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成为村民群众学习实践、文化娱乐、志愿服务的重要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崖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崖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面积1800多平方米,共分三层,整合了崖口村历史文化展馆、崖口飘色展览馆、宣讲大礼堂、老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舞蹈室等场室资源,增设了乡村少年宫、科普活动室、儿童之家等场室,为村民群众提供便捷、贴心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其中,崖口飘色展览馆作为首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展示了“崖口飘色”这一传统民俗艺术的历史、形式、特色和价值,让游客充分领略这一国家级非遗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观崖口飘色展览馆。

自实践站成立以来,崖口村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明实践活动。崖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坚持传承并发扬“崖口飘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农历五月初六,实践站都会协助村里举办特色飘色巡游活动,吸引众多村民和游客参与其中。通过组织飘色巡游活动,让村民们拥有一个对外展示代代相传的非遗技艺的舞台,更有舞龙、舞狮等丰富多样的民俗表演为游客献上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民俗盛宴。

拥有了深厚的非遗底蕴,就更需要良好的发扬和传承。崖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年开设有龙狮训练班、八音锣鼓班、民俗体验班等文明实践活动,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积极参与。崖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杨美英告诉记者,以龙狮训练班为例,这个项目不仅招募了本村年轻人,邻村的青少年也会慕名来报名学习。“我们吸引年轻一代来学习传统龙狮舞技艺,更让他们深入了解崖口的非遗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养成传承和发扬的信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少年在龙狮训练班学习传统龙狮舞技艺。

据了解,自崖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非遗民俗体验活动以来,整合汇聚了村内丰富的非遗文化传承的师资和资源,不仅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平台,也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了力量。“主要是村里的前辈们积累下功底,又有崖口会堂作为硬件基础,我们才有机会整合得这么有规模。”杨美英向记者感慨道。

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五大主题,崖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村里持续开展了大量文明实践活动,年均达上百场次。结合村内实际,积极探索“实践站主阵地+榕树下分阵地”宣讲模式,把科学理论宣讲活动开展到村广场、榕树下、大祠堂甚至是田间地头,丰富多样的宣讲形式,也成为村民和外来游客喜闻乐见的网红“打卡”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民们参加榕树下的宣讲活动。

展望未来,崖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继续致力于服务更广泛的人群,丰富文明实践的形式和内容。杨美英表示:“我们将继续发扬崖口村深厚的非遗文化底蕴,充分整合利用我们的稻田风光和海岸线等生态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通过创新发展非遗文化项目,将年轻群体培养成热爱民俗文化的非遗传承生力军,扩大崖口飘色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村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自豪感。崖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相信,通过这些举措,他们能更好地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繁荣,并以此助力乡村文化和经济的振兴。

为迎接2024年新年元旦,恰逢崖口龙狮团五周年庆典,崖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于2023年12月31日,在崖口会堂举行“狮”BA龙狮表演活动,现场还将有三乡木偶、青少年演唱广东民间乐曲、西区醉龙等传统民俗表演,约有11支队伍参加演出。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卫国 裘萍

统筹:李陵玻 李欣

采写:南都记者 魏志鑫 实习生 章宝怡

图片由杨美英提供

设计:张许君 林泳希

南都政法与民生新闻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