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0年12月31日,自称生病是自己的主业,写作只是业余的史铁生,因为脑溢血离美好世间而去。

史铁生的母亲因肝癌去世,史铁生的妻子陈希米,是右腿轻残的残障患者。

两人的共同好友大多认为,史铁生的母亲是让他的生命活下来。

遇到陈希米,是铁生重燃生命火花的时刻。

史铁生最后一次进医院

熟悉史铁生文字的人都知道,才华横溢的史铁生在21岁那年,已经无法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世界。

史铁生在1951年的寒冬出生,1969年4月份就因腰腿病的缘故,暂时结束上山下乡运动,返回北京治疗。

1971年9月份的时候,史铁生的腰疼再次加重。

1972年,史铁生正值21岁的青春年华,却在那年正开头的1月份,进入北京友谊医院。

超过一年半的住院时间里,史铁生的腰腿病依旧没能治好。

1973年,史铁生再也没能站着走出医院,有句话这样记录那一天“治疗结束之时及轮椅生涯开始之日”。

往后经年里,是史铁生的母亲赵思荣女士,与史铁生的妻子陈希米女士,给了史铁生写下“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的勇气。

直到2010年12月30日,陈希米可能也想不到,一个平淡无奇的告别,却成为她与史铁生的永别。

也是在史铁生距离60岁生日,只有4天的最后一次进医院。

陈希米的纠结与痛苦抉择

等陈希米下午到家时,只看见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被送上北京宣武医院的救护车。

陈希米来不及悲痛,便随救护车一起前往医院。

史铁生在清醒时,留给妻子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没事。

陈希米唯一能做的是在史铁生的手术室门口,等待医生的好消息传出。

遗憾的是陈希米只等到医生说要么放弃治疗,要么做开颅手术。

开颅手术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以文字为生的史铁生以后有可能变成植物人,意味着失去双腿的史铁生有可能会在一场手术之后活下来,但却要失去他充满灵气与智慧的大脑。

这时候的陈西米无疑是痛苦的,作为陪伴在丈夫身边20余年的人,陈希米太清楚史铁生不会愿意躺在病床上,不能触碰文字。

文字是史铁生记录父母的载具,是史铁生给陈希米写情诗的娓娓道来,更是史铁生除生病这个“主业”之外,唯一的“业余”爱好。

右腿残疾却依旧追寻自我价值,被称赞拥有天使般微笑的陈希米无疑是坚强的。

可两个相爱的人面对彼此的生死时,被迫留下的人最痛苦。

陈希米在2010年12月31日的清晨,是最痛苦的。

陈希米最终还是做了决定,她知道丈夫希望自己能够坦然面对生死,所以她要为丈夫完成最后的遗愿。

史铁生为遗愿,苦熬8小时

史铁生的遗愿在说死说活这个作品里,他把自己剖解给所有人看,希望自己剩下的器官能够留存于世。

放弃治疗的史铁生再没能醒来,只有心电图反映他的状态。

陈希米作为世界上最后一个能为史铁生做主的人,一直为史铁生遗体捐献的各项证明在奔走。

可史铁生真的很不听话,他可能自私的希望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里,能将陈希米留在自己身边。

所以陈希米只要走出病房,史铁生的心电图立刻乱了。

当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很无奈,最后只好让陈希米在史铁生的病床旁,完成遗体捐赠的各项手续。

一个双腿残疾,临死前不幸患上突发性脑溢血的人,要有多痛苦才能坚持8个多小时。

有人认为是爱情的力量让史铁生能够苦熬,有人觉得史铁生在冥冥之中感受到了天津那位病人的痛苦。

无论如何,史铁生的肝脏被移植给天津一位病人,史铁生的遗体与剩余器官将用于医学研究。

陈希米在史铁生的追思会上,将那一刻的心情尽数坦白:

“我想,这一次,是他认为时候到了。他做到坦然了,我也做到了。”

史铁生的伟大无需赘言,所有与他深交的人都认为史铁生在苦难中挣扎,却依旧幽默的与死神作斗争。

莫言在评价史铁生时,曾说:“我对史铁生满怀敬仰之情,因为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个伟大的人。”

朋友与亲人的深切爱意,是史铁生在绝望之中找寻的前进明灯。

而在他的读者心里,在每一个体悟过史铁生文字的人心里,史铁生也是我们在夜空中追思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