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文刊载于《中华英才》半月刊

2023年第05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职的律师愿意一视同仁地为有罪者、无辜者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灰色地带的人辩护……”“我发现我永远无法接近‘真理’,没人能做到。我能做的就是提出理由,不断挑战、质疑,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信息,确保我和其他人都有权改变自己的观点。对我而言,真理不是一个含义确定的名词,而是一个活跃的动词,应理解为永不停歇对真理的追求。”

德肖维茨——《一辩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高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刑事业务部主任 陈海航

人物简介

陈海航民革党员,两高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刑事业务部主任,北京市律师协会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委员,CCTV-12《法律讲堂》专家库成员和主讲律师。

曾获“北京市百名优秀刑辩律师”“2006北京市法律援助优秀律师”“2008北京市法律援助先进个人”“2009北京市法律援助先进个人”“2010北京市法律援助先进个人”“2010北京市优秀律师”、2010年“心系法律援助、情洒贫弱群体、维护公平正义”的法律援助工作者、“2013北京市法律援助先进个人”“2015年CCTV-12最高收视率奖”等荣誉。

陈海航律师作为CCTV-12《法律讲堂》主讲人,系大型综合类法治电视栏目《法治进行时》和《法与大众》(地方台)的常年法律顾问和嘉宾主持,参与制作的多期节目均取得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于2016年1月获得“2015年度CCTV-12最高收视率奖”。

主要业务领域涉及刑事、民事、行政等诉讼业务,公司法务、金融、房地产等非诉讼业务以及疑难案件的执行业务。

著作:《法律操作小全书》《中国政策和法律实务应用工具箱丛书》《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与法律实务应用工具箱》《信仰的力量》。

癸卯兔年到来前,我与两高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海航律师相约采访。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东二环,两高律师事务所坐拥7000平方米办公区域,不仅在环境上达到国际顶级行政办公标准,更在刑民商行等领域法律服务界享有极高的口碑和声誉。

与简约时尚的公共区域不同,陈海航的办公室充满了古香古色的味道,颇有些文人雅士之气。作为两高律师事务所刑事业务部主任,执业20年来,陈海航直接或参与办理诉讼及非诉讼案件上千余件,在精业笃行刑辩案件的同时,他始终致力实现“两高律师,刑辩全国”目标。在陈海航看来,“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法律的功效不在于书本,而在于行动。要从技艺之维寻求个案公正,从行动之维产生变革力量,共同为中国的律师事业不懈努力!”

制约与平衡 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如果你了解“央视大火案”“贵州瓮安涉黑案”“重庆涉黑系列案”“夏克明犯罪集团恶性连环谋杀案”,那你一定听说过陈海航律师的大名。作为这几起大案要案的辩护律师,他还曾为“金融街控股职务犯罪案”“原证监会高管受贿案”“原水利部官员滥用职权案”“某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受贿案”等等案件进行过刑事辩护,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每个人都有为自己发声、辩解的权利,哪怕这个人是罪大恶极,这也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他的权利。”20多年来,陈海航始终以维护当事人的利益为己任。他认为,刑事诉讼在总体上应当以权利为基本要素,打击违法犯罪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权。但在刑事诉讼中最直接的目的是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结合。所以在刑事辩护律师要从被告人无罪和罪轻的角度,与代表国家的公诉方开展控辩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案件的裁判结果接近公平。陈海航认为,“即便有些案件最终没有达到无罪、轻判或不起诉的结果,但通过公开审理时律师的分析、论证,也会让案件起到警醒、警示的作用。通过对案件的公开审理,让社会大众充分认识到朴素意义上的刑法规范,这也是刑辩律师的价值所在。”

在刑事诉讼中,法官、检察官是国家公权力的行使者,都有国家机器做坚强的后盾,他们的职权是公权力赋予的。由于公私权力量对比之悬殊,使得控、辩、审三角形结构失衡,而为了保持三角形结构的稳定,对弱势一方给予力量补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刑事辩护律师的作用正是基于此。

“律师是国家赋予公民的一把自卫之剑。当公民个人的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公民可以用律师这把自卫之剑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陈海航说,检察官作为国家利益的代表,可利用国家提供的诉讼资源,以国家名义行使刑事追诉权,旨在履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和权力;而被控人一般不精通法律,又往往被限制了人身自由。刑事诉讼是国家和个人的较量,律师作为辩护人的介入使这场较量更具平衡性。被告人与控诉方相比是一个弱者,大多数的情况下被告人的自我辩护几乎处于无力状态,律师的介入可以使所有法律上的赋予被告人的权利变成现实,使辩护职能和效果大大增强,从而从实体和程序上最大限度的彰显公平正义。

陈海航表示,为被告人辩护凸显了律师最重要的基本价值追求——“制约公权、维护人权”。现代法治的最基本问题,就是依法约束公共权力的行使,维护公民私权利不受国家公权力的不法侵害。在一个公民可能受到公共权力损害的所有可能性中,刑事追究是伤害最大的,因为刑事追究不但可能剥夺被告人的自由,甚至有可能剥夺公民的生命。而面对强大的公权力,任何貌似强大的个体都是极其渺小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制度上建立和完善切实有效的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机制,律师制度的建立正是这一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在野法曹”,律师是国家赋予公民抵御不公正侵害的防卫者;作为“专业人士”,律师则是民众自身权益的法律维护者。

细致与精准 从辩点中找到突破口

在陈海航办公室一隅,堆放着一摞摞卷宗。他笑称,“其实这些材料现在都在我脑子里了。”“前几天的一个案件,光卷宗就有600多本。”“不夸张的说,对于一些复杂案件的卷宗材料,我来回翻阅一二百遍是家常便饭。”看到记者惊讶的表情,他却显得很淡然。“虽然看卷的过程枯燥又乏味,但每看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觉,总能发现一点未被察觉的蛛丝马迹。在这些浩瀚又纷杂的卷宗材料中,突然发现一个新的辩点,那种兴奋会扫除一切疲劳。”

在专业律师看来,一个新的辩点,足以颠覆一个案件之前的种种认知,或者把原有证明体系打破而重新构建一个新的法律事实。“这个新的法律事实或许就是当事人罪轻或者无罪的重要依据,所以它的价值无与伦比。”

所谓辩点,其实质就是刑事案件当中隐藏着的事实上、法律上、程序上的问题。而刑事法律法规十分繁杂,刑事理论问题争鸣不断,每一个法条甚至法条上的每一个用语都可能成为个案的一个辩点。辩点准确,对于刑事案件而言属于核心工作。可以有力地攻击侦查机关、检察机关甚至审判机关的定罪立论、量刑基础,从而达到无罪辩护、罪轻辩护,全方位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体现辩护律师的价值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海航律师始终将培训与辅导作为刑事业务部的工作重点,百忙中也要挤出时间给年轻律师传道授业解惑

陈海航极为重视刑事辩护的辩点,也因此专门为青年律师举办过一次以“刑事案件辩点的筛查与确立”为题的讲座。结合自己多年的刑事辩护经验,陈海航指出,辩点的辨识和确立在刑事辩护中起到核心、灵魂作用。一个恰当的辩点,可以全方位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体现辩护律师价值。能否快速辨识辩点,也是衡量一个优秀刑事辩护律师的重要标准。

“挖掘到了关键辩点就好比牵牛牵住了牛鼻子,有时候可以一剑封喉;次要的辩点则需要进行取舍,也都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而怎么运用辩点是需要经验和技艺的,不同的辩点用法可能也不同,用轻了用重了,用缓了还是用急了,包括多个辩点如何有层次的运用,都会对案件结果带来影响。”

“刑事案件的裁判结果,受多重因素影响。一些案件中,我们在辩护中只要辩护观点准确鲜明,据理力争,尽管结果不甚理想,也能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刑辩律师的工作,好比在钢板上凿出裂缝,辩点要找准,辩护水平要过硬,要对得起当事人及家属的信任。”

挑战与机遇 坚定践行不忘初心的法治信仰

在律师行业里,从事刑事辩护的律师排名最辛苦。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劳累,更多的是心理的疲惫。而且从平时接触的案件和当事人来看,他们的人身安全某些情况下也会遇到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名刑事辩护律师,处理一个个案件,就像身处在一个个悬疑惊险的故事中,刺激而过瘾。“刑事案件与其他案件不同之处就在于对抗性比较强。除了法庭之上与公检法机关的正面角逐,还会与对方当事人产生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在陈海航律师的客户中,有曾经位高权重、一呼百应的高官,也有商海弄潮、挥金如土的巨富,有杀人不眨眼的恶棍,也有胆小懦弱的市井小民。每一个当事人都是一段传奇的人生;每一起刑事案件,都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陈海航律师说道,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一起成功的刑事案件辩护,不仅受到案件事实、证据和法官认知能力的影响,还和司法制度的设计、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辩护律师的执业技能密切相关。与此同时,刑事案件还有很多“变数”。如延长侦查期限、退回补充侦查、变更罪名、增加犯罪嫌疑人、重新鉴定,等等。这就需要辩护律师根据经验,从有利于被告人的角度积极应对,灵活处置。

做刑辩律师,基于司法环境的问题,有时要面临着重重的困难。为了去看守所会见当事人要熬夜抢号、要在烈日寒风中排队等待,哪怕见到了也仍会出现各种状况,有些单位设置障碍使得律师阅卷有阻力,甚至在法庭上可能还会遇上无法顺利沟通的公诉人和法官……这些情况都会让律师倍感艰难。

即便这样,陈海航仍旧坚守着自己作为刑辩律师的初衷,将公平、公正的信念秉承到底。每一次庭审,对陈海航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挑战。每当他为当事人挽回了自由乃至生命,讨回了公道时,他的内心总是满足且幸福的。

近年来,刑事司法理念和司法政策转变、司法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等多重因素,给律师刑事辩护业务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变得更为突出和严峻。“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律师刑事辩护全覆盖”“少捕慎诉慎押”“捕诉一体化改革”等刑事司法制度和司法政策的推行,对传统刑事辩护理念、辩护模式、辩护作用的发挥以及辩护重心、辩护空间的改变等带来了全方位的变化和冲击,给刑事律师的执业信心、辩护技能的要求和业务的发展都带来了新的挑战。

陈海航强调说,做一名刑辩律师不仅是一种职业选择,更是一种对法治信仰的践行。“期望通过个人的努力,通过个案的辩护推动法治的进步,这是每个刑辩律师的执业信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刑事辩护的发展道路,同样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但前途是光明的。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当前刑事辩护所遭遇的困难和挑战是暂时的,终将过去。”展望未来,陈海航充满信心的表示,“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国家。近年来,刑事政策的转变、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正是国家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在刑事司法领域的集中体现。刑事辩护制度是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刑事律师是现代刑事司法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刑事律师的地位和作用只会加强而不会被边缘弱化。为了法治的进步,需要我们每个刑辩人坚定法治信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海航律师作为CCTV-12《法律讲堂》主讲人,系大型综合类法治电视栏目《法治进行时》和《法与大众》(地方台)的常年法律顾问和嘉宾主持,于2016年1月获得“2015年度CCTV-12最高收视率奖”

热心公益 法援“1+1”在行动

陈海航始终热衷公益,曾获“2006北京市法律援助优秀律师”、先后四次获得“北京市法律援助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曾聘为2010年“心系法律援助、情洒贫弱群体、维护公平正义”的法律援助工作者。

如今,陈海航又把目光投向了“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准备前往中西部律师资源不足的地区服务一年,为当地的经济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他由衷地表示,“法援工作是我律师职业的起点,希望在我退休前,能够再通过法援的形式为职业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凭借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促进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司法公正,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做出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两 高 律 师 事 务 所

执两用中·行高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EAQUAL LAW FIRM

两高律师事务所总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的超5A级写字楼兆泰国际中心,总部办公面积近7000平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总部办公地址:兆泰国际中心

高端工作环境

两高律师事务所的办公环境对标国内最顶级的标准,致力于为律师和客户提供高端的工作、接洽环境。

总部办公楼位于兆泰国际中心的黄金楼层12层、20层。高品质的办公室和工作卡位,为两高律师事务所各位高级合伙人、律师提供优质的办公条件。

欢迎各位同仁前来参观、考察、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律所前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办公室内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优质办公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卡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会议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建文化长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休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律所荣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两高律师事务所以北京总部为基地,在上海、深圳、郑州、海口、南京、大连等多个中心城市设立分所,拥有包括高级合伙人、合伙人在内的1000余名执业律师,业务范围覆盖全国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之一。

同时,作为致力于为律师提供卓越执业环境,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法律服务的高端律师事务所,我们将持续敞开怀抱,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律所大家庭。

我们将持续努力,与大家一起,共同创造中国法律服务市场更加卓越的品质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