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11年5月,56麻袋现金被运到了安阳市刑侦支队。

安阳警方从当地银行找了工作人员,对这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现金进行清点。现场一个某银行前行长感慨,每年经他手的钱不下几亿,但是这辈子见过的现金加起来也没今天见到的多。

三十多名点钞人员,在警局足足清点了两天,唾沫星子都要成火星了,才把这满地的现金清点完毕,足足有8000多万!这些钱究竟从何而来?为什么会出现在安阳市公安局而不是银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币现金)

原来,这是安阳警方缴获的毒资!8000多万现金毒资,2.8亿吨毒品,这是共和国历史上闻所未闻的。

能拥有上亿毒资,大家恐怕都以为是电视剧里那种穷凶极恶、叱咤风云的大毒枭吧?

但让人意外的是,被抓获的是一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夫妇,那8000千多万现金也没有重重防护,而是被他们藏匿在农村破烂的老房子和一间毛胚房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村)

这对安阳农民夫妇是如何走上贩毒不归路?又是如何通过毒品获得上亿不义之财的?

一、小窝点引出大毒贩

2010年11月,安阳市禁毒支队收到了一份群众举报信,举报信称“汤阴县有人非法研制国家管制类精神药品。”

汤阴县确实是存在不少的制药厂和化工厂,而这些若被不法分子掌握,有很大概率被用来开展,非法制药甚至是制毒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关于毒品的宣传)

所以该地区一直是禁毒管理的重点地带,安阳警方在接到该举报后十分重视,立即立案进行调查。

经过摸排调查,警方很快就锁定了一家名为“科信”的地下小型化工生产窝点。该窝点藏匿在村庄里,就设在犯罪嫌疑人袁某家中。在其家中,警方不仅发现了化工设备和大量的化学试剂,还发现了疑似毒品的白色粉末状物体。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警方只提取了少量样品去进行化验,并未对袁某进行抓捕,毕竟制毒贩毒向来是团伙作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化工厂)

事实证明,警方的判断没错。

在对袁某家中的白色粉末化验后,警方确定袁某是在进行制毒犯罪活动。

原来,袁某的小作坊生产的并不是什么简单违禁药品,而是一种在当地被称为“土冰”的新型毒品。其学名叫甲卡西酮,属于国家一类精麻药品。其具有很强的兴奋和致幻性,对人体的危害性很大,比传统毒品更具成瘾性。

经过24小时不间断的严密监控,一名叫张宝良的男子进入了警方视线。张宝良是一家化工厂的经理,与袁某交往密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色粉末)

顺藤摸瓜,警方又发现张宝良与一个叫“五的”的人往来密切,极不正常。大鱼,来了!

二、一入邪道难回头,千金在枕亦难眠

“五的”,本名李五只,安阳县安丰乡韩家寨村人。

“保艳”,系李五只之妻,本名为崔艳云,同样是安阳县安丰乡韩家寨村人。

李五只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家庭贫困没钱上学,空有一身蛮力,而没有一点文化,以往只靠家中几亩田地维持生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地图片)

他很早就和崔艳云结了婚,并且生育了两个小孩。家中多了几张嘴,耕田种地的收入根本不能支持家中的开销。

夫妻俩合计了一下,决定让妻子崔艳云留在家中照顾老小,李五只孤身进城打工。

进城后的李五只误打误撞去干了药品销售,还真给他干出点门道,至少维持一家生活不成问题。但在这行摸爬滚打久了,李五只也不再是以前那个憨厚老实的农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药品销售)

他在卖药时了解到一种名叫“筋儿”的药,这种药在山西长治地区有价无市。这玩意一下就引起了他的注意。李五只专门去“实地调研”了一下,发现“筋儿”就是甲卡西酮

甲卡西酮在我国是一种精神管制药品,有人把它当成毒品使用,吸食后会致幻、兴奋。正是因为和毒品沾了边,而且普通人很难接触到,所以价格居高不下

干了这么久药品销售,李五只对甲卡西酮是管制品不会不清楚。但是,这高昂的售价还是让李五只动了歪心,他也想赚这份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甲卡西酮)

李五只经过多方打听发现了一个漏洞,化学方程式和甲卡西酮一模一样的甲氨基苯丙酮。

甲氨基苯丙酮是一种化工品,管理得并没有那么严格。于是,李五只用化名和张宝良这个化工品贩子勾搭上,最后在天津一家医药化学公司,以700元一吨的价格买到了大量的甲氨基苯丙酮

他和妻子崔艳云把这些化工品经过简单包装,就以每公斤一万四的高价二次售卖出去,赚到了“第一桶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甲氨基苯丙酮)

欲壑难填,就这样一单接着一单,他们的毒品生意越做越大,赚的钱也越来越多。可这钱多也不是什么好事。

他们不敢把这些钱拿出去花,怕别人发现他们的钱来路不正,依旧过得十分朴素,就像普通的农民一样。

他们也不敢把钱存到银行,只能把大把大把的现金堆在家里,甚至枕在上面睡觉。

哪怕这样他们还不放心,时不时还把这些现金转移一下。有时放到老家老父亲的房子里,有时候放到城里的出租房里都,有时放到他们通过贩毒购买的房产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币现金)

总之,这些来路不正的钱,不管放到哪里他们都放不下心、睡不好觉。

三、贪心不足终落网

李五只夫妇通过贩毒赚了许多钱,但是生活并没有任何改善,还因为这些钱提心吊胆。

但是,他们仿佛进入了一个怪圈,还是在不停的进行毒品生意。赚的钱哪怕不能花,心中的欲望也在不断驱使他们做下去。

李五只甚至想自己提炼甲卡西酮。于是,他联系到了被几家化工厂聘用过的袁某,想让他帮忙提炼甲卡西酮。不曾想,这哥们技术并不过关,提炼出来的甲卡西酮纯度不高,并没有人买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毒品)

而且最终也是因为袁某,警方才顺藤摸瓜找到了李五只夫妇。

2011年5月8日凌晨1:00,随着逃跑的崔艳云在安阳市的某小区内被警方抓获,这起特大贩毒案也算告一段落。李五只夫妇的落网,可以说是大快人心,挽救了无数因毒品支离破碎的家庭。

贩毒得来的不义之财并没有改善他们的生活,反而让他们惶惶不可终日,哪怕每天和钱睡在一起,都夜不能寐。

诸位,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切勿因一时贪欲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参考资料

西宁晚报.毒贩夫妇钱太多成心病 每晚躺八千万现金上睡觉.[OL].201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