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在风云变幻的战争中,谁先得到充足的信息谁便占据了有利的地位。

因此,除了真刀真枪的热战之外,不动声色但能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情报战也是不可或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52年,朝鲜战争战局基本趋于稳定之时,志愿军便靠着一份情报于无声之处粉碎了美军的一场惊天大阴谋,甚至可以说直接改变了整个局势。

并且在四十多年之后,这份所谓的绝密情报才被人发现是一场骗局。

那么这份情报究竟是什么呢?

它是如何影响抗美援朝战争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事还要从1952年开始说起,当时朝鲜战争处于对峙的状态,你死我活的刀光剑影渐渐变成谈判桌上的唇枪舌战。

在双方都无法说服彼此的情况下,如何给对方致命一击以获取更大的筹码成了双方暗自谋划的事情。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艾森豪威尔在总统大选中脱颖而出成功当上了美国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位之后,为了履行自己在大选时信誓旦旦做下的承诺:迅速结束在朝鲜半岛上的战争,身为美国五星上将的艾森豪威尔将亲临朝鲜战场。

此行,艾森豪威尔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鼓舞军心,二是为了视察军情制定下一步作战计划。

在视察过程中,一个危险的登陆计划的雏形在他的脑海中渐渐形成,那就是重现“仁川登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的仁川登陆其实是一场海军陆军联合作战的大型两栖登陆行动。

这次战役不仅切断了朝鲜军的后方不及以及北撤道路,而且使得联合国军顺利展开反攻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这次登陆行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战果也是显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功的先例在前,美军对于重演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登陆计划信心满满。

如果一旦被美军得逞,对于志愿军来说,那绝对是一场损失惨重的硬仗。

事件来到1952年7月26日,一架飞机悄悄驶过志愿军领地上方,随后,一名特务被“空投“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当特务以为自己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志愿军的后方驻扎地时,几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

志愿军早就发现了美军的飞机,提前就在各个有可能的降落点埋伏了起来。

志愿军将特务带到了丁公量面前,而丁公量在敌后方工作过很多年,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情报人员,并且十分擅长策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的努力下,这名特务很快就倒戈了。

但令其遗憾的是,这名特务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喽啰“,主要任务是为后面的高级情报人员探路。

也就是说,美军还会继续空投特务过来,丁公量抓住这一点,借助这名特务将成功接头的讯息传递给了美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丁公量派人暗中等待,果不其然成功抓获几位高级情报人员。

从他们的口中,丁公量得知了美国的登陆计划,这一计划让丁公量心里一惊。

虽然我军当时已然预估到美军可能会实施登陆计划,但仅仅只是猜测,具体的时间我军并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若是真的在不知不觉中,让美军钻了空子成功登陆,那么我军将遭受巨大的损失。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丁公量决定策反一名高级情报人员,让其给美军发一份“虚假情报“。

在精心挑选之下,丁公量选择了孙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宪精通多国语言,不仅会英语、日语,更重要的是他会说汉语,这大大降低了策反时沟通的难度。

而且虽然孙宪是一名情报人员,但参军并非他的本意,如果他有得选,孙宪更想当一个普通人。

在丁公量的说服之下,孙宪先是要来了一台美国电台,可以彻底监听美军的联络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给美军发回了一封假情报,主要内容就是:

对于美军的登陆计划,志愿军早就预料到了,大量精锐部队早早地就在沿海地带埋伏好了,还配备了许多没见过的苏式重武器。

这样的信息让美军开始犹豫不决,面对如此“强大的“,若是选择强攻,或许会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般犹豫之后,误以为我方会不惜一切代价对抗登陆,美军最终放弃了登陆计划。而这个误判,在多年美方资料解密后,才被发现。

就这样,一场足以改变局势的对方进攻,在我军情报人员的智慧中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