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结束的2023年,对于科技事业而言,是怎样的一年?按照三思派的惯例,在一年的最后一天,我们会邀请科技领域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关键词加评述的方式,共同回望、思考、总结即将过去一年中的科技事业。今年如旧。

(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蓄力

马名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部长、研究员

2023年,科技创新在经济恢复中蓄力待发。各级政府对科技创新重视程度更高,对新领域新赛道的鼓励政策层出不穷,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投资和创业相对活跃,一批新企业新势力开始涌现,中国创新的优势在增强。

恢复与重振

王元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研究员

2023年疫情终于结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恢复的迹象: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回升,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国际环境也在积极的变化。然而,恢复似比由历史经验得出的预期要缓慢,本应随之而舒展开来的活力似也被一些无形的力量羁绊着。显然,恢复将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重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明确信号,加快恢复并尽快步入重振发展的轨道是科技创新的使命。

人机关系

王国豫

复旦大学生命医学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哲学学院教授

ChatGPT的出现,将人与机器或人与智能系统的关系问题推向了科技与科技伦理研究的前沿:面对大模型巨大的生成能力和快速迭代,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人与机器谁主沉浮?价值对齐可能吗?人是否还有可能坚守主体性地位?如何构建一个理性和谐的人机关系?这些不仅是2023年科技伦理的主题,也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人类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探索的主题。

全球挑战

尤建新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总顾问

2023年,全球面临立场割裂、经济下行、社会不安、AI威胁、教育贫困等挑战。

统筹

方新

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原理事长

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建立权威的决策指挥体系。强化战略谋划和总体布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整合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进而推进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突破

田杰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

我国科技管理体制迎来重大突破,中央科技委正式成立。华为成功地打破了美西方封锁,实现了国产高端芯片的突破。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新三样”成功走出去,实现了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突破。从国际上看,ChatGPT的横空出世带来了人工智能的重大突破。

创新兴业

吕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研究员

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

过去一年,科技创新发挥了新动能作用。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增速,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8.8%、29.6%。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科技创新搞得好的企业,发展比较好。

反噬性创新

刘益东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

创新并非都是可以接受的。让99%乃至99.99%的人类失业,让世界陷入疯狂的AI军备竞赛的通用人工智能(AGI),就是不可接受的反噬性创新。AGI威力巨大,正负效应不能抵消,用它或它做一万件好事可能抵消不了做一件坏事的效果。与负责任创新造福人类相反,反噬性创新危害人类、反噬人类、毁灭人类。禁止发展AGI是当务之急!

涌现

刘琦岩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涌现是可能性转为现实性的历史进路。每个时间段都会有数不过来的风云际会,可就是有个别的时间段会让若隐若现的趋势开始固化下来,形成新的模式。很多涌现的东西,我们甚至还不及知晓和命名。

思考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

2023年是一个启发思考的年份,外部环境变化多端,我们的内心怎么样呢?我们在冷静思考的基础上,决不会因为出现某些困难或失误而动摇对于胜利的信心。

未来产业

芮明杰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站长

2023年是疫情后的第一年,也是经济恢复发展,科技大规模投入的一年,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要求下,全国各地开始了对未来产业布局的研究甚至出台了具体的规划。未来产业是指未来相当长时间(15—30年)内形成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面向未来人类社会美好需求的,由突破性关键技术驱动的,可能会发展成战略性、前瞻性的新产业。它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对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和引领作用。对目前刚刚处在技术萌芽状态,要在若干年后才有可能成熟的前瞻产业进行布局与扶植、争取率先取得全球领先地位,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前瞻部分的内容,是未来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目前发展的新兴高技术产业阵列之后的面向未来的中长期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群。从时间上看,我们今天布局的未来产业应该是未来15—20年之后替代今天的新兴高技术产业,成为那个时代的战略新产业群的产业。彼时,未来产业将引领我国国民经济、产业体系发展,为当时的消费者提供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在全球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领先产业。

破茧

杜德斌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院长

上海市美国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2023年中美科技竞争进入胶着期。一方面,美国对华打压势头不减,持续布设涉华竞争内外阵营,不断强化对半导体等新兴技术的管控力度,企图抢占AI标准制定和军事应用相关阵地。另一方面,中国在科技和产业领域实现一系列突破,大大提升了反围堵、反制裁能力,改变了美国对华战略预期,迫使其回归理性与现实。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公司在美国极限打压下先后推出麒麟9000、麒麟9000E和麒麟9006C芯片,成为中国在5nm芯片制造领域的破茧之作。华为的成功,为中国科技企业树立了榜样,也为中国突破美国封锁和围堵树立了信心,带来了希望。

认真对待人工智能力量

李伦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人类希望通过人工智能获得发展的力量,但惧怕失去控制的人工智能。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快速迭代升级,再度引发全球对人工智能的潜力和风险的极度关注,世界各国在认真对待人工智能这一点上表现出“罕见的全球团结”,难怪ChatGPT之父奥特曼将2023年定为“世界开始认真对待人工智能的一年”。

AI for Science新范式兴起

李晓轩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管理创新与评估研究中心主任

随着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2023年科学研究的新范式—AI for science(又称为人工智能驱动科研、第五范式等)格外受到重视。2023年3月,科技部会同基金委启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专项部署工作,由北京大学鄂维南院士领衔主持。5月,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局、国家基金委化学部联合主办“机器科学家(AI chemist)雁栖青年论坛”,聚焦基础研究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前沿问题。市场上开始出现专门为AI for Science提供平台和算力服务的科技公司,如深势科技。产出了一批基于AI for Science新范式的学术成果,如中国科学院李鑫、杨戈等人开发跨物种基础模型GeneCompass,基于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1.2亿个单细胞转录组数据的分析挖掘,研究结果对破译不同生物中通用的基因调控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算力驱动

余江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

在数字时代,算力代表了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生产力,也是大国科技经济实力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新型算力正在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今年各地区和各个部门都在进行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促进软硬件融合发展,推动计算生态赋能经济发展。

对齐

张峥

亚马逊云科技资深首席科学家、亚马逊云科技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前上海纽约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2023年,大模型横空出世,但我认为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对齐”,无论是指能力、内在的世界模型,还是隐蔽的价值观。“对齐”的另一层含义是,大模型赛道上的闭源和开源模型差距越来越大。从各方面指标来看,两者差距不仅没有缩短,反而拉大了。这大大增加了在少数大厂之外出好结果的难度。我记忆中,还从没有过资源的不平衡对AI研究产生如此全面和深刻的影响。比如,AlphaGo的冲击只是局限在某些领域。

稳增长

陈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2023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持续上升。启动了中央科技委领导下的新型举国体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有条不紊,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正在构成,基础研究能力正在积累。

产业创新

陈宪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深圳行业研究院研究员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处于创新链不同端点,既紧密连接又各有取向。将产业创新作为相对独立的环节,并明确其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是创新认知上取得的重要进展。日前发布的《全球城市产业创新指数》,从四个维度评价了全球27座具有创新策源功能、产业引领能力、经济规模优势和辐射溢出效应的城市的产业创新水平与能力。

范式

陈海鹏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主持工作)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科技自身的范式、科技组织管理的范式,都在发生大的转变。作为比较专业的科学学名词,范式在2023年高频出现在上海的各类科技决策咨询讨论中,成为探讨如何推动科技发展的基础概念、分析框架甚至逻辑起点。对范式的深刻认识,需要我们对科学学基础理论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打碎重组

陈悦

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

知识生产、传播与应用日趋同步,各环节的创新主体边界日趋模糊,知识因流动而增值的本质日趋明显。因而,必须打碎所有阻碍知识流动的藩篱,重新组建知识加速器,方能提升科技创新的整体效能。用旧地图无法抵达新大陆!

纯电动汽车

周程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中国2023年的汽车出口量突破500万辆,首次超过日本。尽管出口的多为燃油车,但主要面向欧洲和东南亚的纯电动汽车的出口增长了8成。中国新能源车企唯有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持续创新,才有可能保持住低价格优势,不再重蹈钢铁企业当年扩大出口受阻的覆辙。

艰难重启

郭常捷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产学研创新项目总监

2023,世界走出大疫、始上正轨,发展不均、喜忧俱存,地缘挑战犹在、G2占据大半舞台。中美斗而不破、贸易壁垒未除、脱钩变成排险、高墙小院围起高科技产品。疫后复苏,美国通胀得到控制、经济软着陆可期,唯债台高筑、政治撕裂持久不愈。疫后中国恢复乏力、信心问题浮现、滞涨风险不退,然“新三样”- 光伏、电池、电动车 - 产能和出口亮眼,直接正面影响全球工业和能源转型。另一厢,俄乌打成僵持、停战无期,以阿突开战端、再添新仇,世界舆情分裂、人性未变。聚焦环保,2023或成历史最热一年,气变忧虑益重,各方激烈博弈,年终COP28首倡逐退化石燃料、低碳转型获得新的动力。科技方向,头部巨头表现出色,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持续突破、风靡全球,成为年度最亮新景,一个新的科技革命隐现地平线,为困难的疫后重建增添希冀。

范式转换

诸大建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2023年伊始,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上上下下热议的话题。在领导人关注下,结合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中译本的最新再版,上海媒体开展了有关范式转换问题的讨论。把两者结合起来,我在解放日报发文章说需要从范式转换的角度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和上海未来发展。上海要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排头兵,需要在国家、全球、上海三个维度进行思想变革和范式转换。

脱钩断链

梅建军

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教授

“脱钩断链”是美西方遏制中国高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其实施在2023年达到高峰,集中体现在断供高端芯片,围剿华为;其实质是美西方重拾冷战思维,逆转全球化趋势,孤立中国,从而独霸高端科技创新的红利。

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

盛世豪

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

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核心任务是支撑引领作用,支撑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因此,一方面要通过科技创新,加强人工智能、生命科学、量子科技等新兴科技领域研发,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另一方面要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

汤晓鸥

游光荣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

军事科学院首席专家、研究员

浦江实验室主任、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在冬月辞世,人工智能领域痛失一位灵魂人物。我11月初还当面聆听他对AI的深刻理解。年中他的最后一次公开演讲谈到,自己每晚睡前,会边听于谦的相声边思考:“机器怎么可能超过这样有趣的灵魂?我不信。”我愿重复这句话,献给这位中国科大的杰出校友。

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编辑邮箱:sciencepi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