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

在中国的神魔叙事文本中,「封神」是仅次于「西游」的第二大IP。

民间所谓:「真三国,假封神,西游记,哄死人」,在所谓的国民读物中,想象和虚构是「封神」故事最大的特色,也是它最吸引人的特质。

然而,《封神榜》的文学性与《西游记》却相差甚远。在人物的塑造、语言的趣味、结构的设置上,都无法和《西游记》相比,原著小说中,情节雷同、语言乏味,人物脸谱化、扁平化的地方比比皆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概而言之,《封神演义》是一个没法「细读」的文本。它太粗线条了,作者是醉心于世界观的架构,却对于文学创作的细节非常敷衍,36路诸侯破西岐、伐纣过程中的阵法对抗……就好像不断重复的「打怪」模式,如同今天流行的网文套路,不断地复制、黏贴,不厌其烦地抄袭别人和抄袭自己。

那「封神」故事值得称道的是什么呢?最大的价值应该在于:神仙体系的建立。

封神演义》成书在《西游记》之后,尽管它对《西游记》的神魔体系有许多借鉴之处,但是它能够在《西游记》之外,系统地梳理和建立了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及宗教神祇的来源和谱系,补齐主要人物的小传,并结合商周易代的故事敷衍成文,这一点上来说,它是有创造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有意思的是,《封神演义》的小说借鉴和参考了《西游记》,90版电视剧《封神榜》也是在央视86版电视剧《西游记》的影响下投入拍摄的。

据说,电视剧《西游记》大获成功之后,上海电视台也想奋起直追,90版《封神榜》的投拍是有些「别苗头」的意思。

具体的细节不得而知,猜测的话,创造团队是很想创作一部和《西游记》风格不一样的神话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当然是很有难度的事情,首先涉及到拍摄神话剧的技术储备还是有欠缺的。

包括特技、化妆、道具方面还不发达,用现代的影象手段,使一个有着广泛读群众基础的文学作品可视化,事实上,需要创造的东西还很多。

当时,上海电视台的野心很大,剧中大多数演员,来自于上戏、长春电影制片厂和北京人艺等知名机构,而导演则是著名电视剧女导演郭信玲(曾执导《大家族》、《秋海棠》、《玫瑰香奇案》,阵容绝对耀眼。

综合来看,尽管受限于当时的实力,以及在创作过牵涉到多方掣肘和思路碰撞,90版的《封神榜》确实有遗憾、有欠缺,但是仍然不失为经典的神话剧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想说说这部电视剧值得称道的地方,首先是对小说原著的成功改编。

小说《封神演义》的文本中是有许多质量低下的内容的,原著中,弥漫着简单粗暴的宿命论思想,所有人都是「封神」这个大主题下的棋子,至于情节转折是否生硬、人物性格是否饱满、故事是否会引发读者共情……这些似乎不是作者关心的问题,但这就使得作品的故事性不强烈,这对当代电视观众而言,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

所以,编剧的改编首先要删掉一些太过雷同、无新意的情节、对话;其次,是增加符合现代观众口味的内容,比如人物情感的互动,比如增加爱情戏、亲情戏的分量;还有,尽量使故事的演进符合戏剧原则,一些戏剧性不强的内容,则可以合并或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视剧在延续基本的故事脉络之外,并做了精彩的发挥,添加了一些颇具吸引力的感情故事,例如商朝老臣商容的女儿青君流落到西岐,和姬发产生了爱情,并结为夫妇,其间还穿插了姬发与弟弟姬遂之间的王位争夺,情节更为跌宕起伏,故事的可看性大为增强。

原著里,纣王的儿子殷郊和殷洪分别为广成子和赤精子救走学艺,奉命下山去帮助姜子牙,却先后被申公豹撺掇而变节,最后双双惨死,二人类似的结局非常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中则进行大胆改编,让两人一邪一正,殷郊依然是背叛师门为商朝讨伐西岐,助纣为虐;殷洪则醇厚朴实,用计助攻火灵圣母,立下大功,而他本人也和商朝总兵之女产生了凄婉爱情,最后殷洪被丈母娘所杀,女友自杀殉情……

两个王子不同的性格的对写,两种不同的人生轨迹,增加了悲剧性,更容易引发观众共情。

其次,是成功的选角。

现在,几乎没有人能否认,蓝天野饰演的姜子牙、傅艺伟饰演的妲己、达奇饰演的商纣王的魅力……这些演员已经和所饰演的角色合二为一了,成为了不可替代的经典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包括哪吒、二郎神、土行孙、商青君等人,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天野是人艺的名演员,演过著名的话剧《北京人》、《茶馆》、《蔡文姬》等,在表演上有数十年的积淀,那种沉稳儒雅、仙风道骨的气质,确实是姜子牙的不二人选。

傅艺伟妖艳中带着邪魅狠毒的气质,试问后来的哪个演员能有她这些的天然之态?

据说当年导演舍去几十位红星,选定傅艺伟演妲己,本来开始受到很大争议,但这个决定无疑是成功的。

此外,武王的仁厚,哪吒的暴躁与少年感,杨戬的沉稳与机智、姜皇后的隐忍……演员的气质和剧中人物的个性都能如此的贴合,这不能不说是那个时代演员的一大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还需要说这部神话剧作品的审美风格。

在神话剧的审美风格上,如果说《西游记》代表着古典、正统的审美,那么《封神榜》的审美就是大胆、前卫的,甚至可以说是Cult(还有另外一部更Cult的89版的《封神榜》,因内容有争议,播出过5集就被叫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今看来仍觉恐怖的姜皇后受刑片段

据称,为了赶超中央电视台的制作质量,《封神榜》剧组从香港请来了演员和制作团队协助本片的拍摄,而他们对本片的美术风格做出了颠覆性的改动。

不知道香港制作团队是故意想避开传统的神话形象,还是对中国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和场景设计不熟悉,总之,90版的《封神榜》的整体美术风格在经过香港团队的改动之后,变成了中国风、古希腊风、日漫风再加上一点的现代时尚风的大杂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中男性经常剃着短发,裸露半身,穿着罗马鞋露出大腿,女性也不遮遮掩掩,头饰和耳环配饰是在中国传统服饰中从未出现的。连TVB女星陈秀珠饰演的女娲娘娘都是薄纱蔽体秀出一双美腿……

当年虽也有不少正统之士觉得不伦不类,于观众而言更多是新鲜刺激。许多演员对这种服饰风格也提出批评,谈起此事还引以为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为了强化真实的质感,片中的许多恐怖镜头,并不避讳。

例如比干挖心、姜皇后挖眼、虿盆、伯邑考托梦、哪吒自尽等等,画风也是相当清奇大胆,想象力超群,给多少小伙伴留下了童年阴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开花落花开花落

悠悠岁月长长的河

一个神话就是浪花一朵

一个神话就是泪珠一颗

聚散中有你聚散中有我......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当年的技术落后,布景简陋,由于成本原因,武打和战争场面的设计也毫无质感可言。但是90版《封神榜》这部神话剧仍然有许多难得之处。这部Cult的神话剧将伴随着主题曲,留在一代人的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