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我国为了进口光刻机,花了8.168亿美元

你以为这就完了?并没有。10月份,我们同样花了大价钱进口光刻机。两个月加起来超过了14.3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0多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产光刻机不是已经研发出来了吗?为啥我国还要疯狂进口光刻机?

荷兰光刻机的技术优势

荷兰光刻机的技术优势

说到光刻机,荷兰ASML公司是绝对绕不开的“明星”。我国11月进口的42台光刻机,其中16台都来自这个公司,且价格也占了大头,7.627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荷兰ASML公司更是交付的全球首台2nm光刻机,直接把芯片制造领域送上了新的高峰。这可是一个重大的技术突破,标志着芯片制造领域,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ASML公司的极紫外线(EUV)光刻技术,采用了13.5纳米波长的光源,这一波长几乎相当于X射线的范围,使得在微型芯片上刻画出极为精细的线条成为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这种技术,可以大规模制造7nm、5nm、甚至3nm节点的复杂微芯片基础层支撑起新型晶体管设计和芯片架构。

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光刻系统的解析能力,这种解析能力取决于,使用光的波长和光学系统的数值孔径大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SML公司的最新款EUV光刻机,在关键技术上实现了显著突破,它的数值孔径(NA)已经从0.33增加到了0.55

这是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数值孔径的增大意味着光线入射的角度变得更大,使得光线能够更加集中地聚焦,从而提高了分辨率,能够在芯片上打印出更加微小的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提升使得芯片可以缩小1.7倍,同时密度增加2.9倍想想看,这对芯片的微型化和性能提升意义重大!

就以我们都可以接触到的智能手机为例,光刻技术的发展使芯片尺寸进一步缩小,这意味着即使手机的体积不变,其内部也能容纳更多功能组件,从而实现更丰富的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芯片密度的增加,带来了更强大的处理性能和更优的能源效率。这意味着智能手机能够处理更加复杂的应用,同时提供更长的电池使用时间,且在维持或缩减体积的同时,实现这些功能提升。在用户体验上,这意味着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功能和更便携的设计。

还有,ASML表示,这款高NA EUV光刻机的首个用户是英特尔,预计英特尔将应用这套设备,于其Intel 18A工艺的开发和验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包括三星和台积电在内的多家晶圆生产厂商,也计划采用这款EXE:5200系列光刻机。这表明,该光刻机不仅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在半导体制造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不过,技术总是在不断进步的,ASML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他们最新的0.55 NA EUV光刻机原型试预计将在2023年交付,2025年后量产。这些技术的迭代和创新,无疑将为芯片制造行业带来更多的惊喜,同时也给全球芯片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光刻机现状及挑战

中国光刻机现状及挑战

说到国内的光刻机研发,咱们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奋斗历程。中国光刻机的研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虽然起步晚于欧美国家,但也算是起了个早。

不过到了80年代,国内流行起了一种“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观念,认为从国外买回来的设备马上就能用,远比自己搞研发来得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呢,这样的思维方式,限制了光刻机研发的资金支持,几乎使得相关研究工作停滞不前。

然而,近年来中国对光刻机技术的发展,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重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科研团队,开发了一款高性能的超精密激光干涉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成就被认为是,解决7nm及更小尺寸光刻机技术难题的关键突破。同时,国内某公司开发的SAQP技术,实现了7nm甚至5nm工艺。

可见,尽管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但这些成果展示了中国在光刻机技术上的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要说挑战,那还真不少。目前,中国光刻机的主要难题在于制造精度上。光刻机核心构成——光源、物镜系统和工作台,均需精密机械工艺和高级复合材料。

除此之外,更大的挑战在于核心技术的掌握,如高数值孔径的光源,目前主要由美国Cymer控制,而达到光刻机要求的多层膜反射镜,则主要依赖于德国蔡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用于芯片生产的光刻胶,大多数高纯度化学品都受日本专利保护。对于国内光刻机独立研发来说,掌握这些关键原料和技术至关重要。

目前,国产光刻机的确切信息显示,主要处于90nm制程阶段,光刻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解决这些薄弱环节,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这将会是巨大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光刻机发展的重要性与未来前景

国内光刻机发展的重要性与未来前景

最近中美半导体巨头的和解,为中国的光刻机技术发展,开辟了新的国际合作机会,这场和解可能为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带来更广泛的技术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平台。

从而为先进光刻机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新的机遇,在全球化的产业背景下,这种合作对于技术提升,以及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尤为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中美关系在半导体领域的缓和,中国的企业有望在获取尖端技术,以及知识产权方面获得更多的便捷条件。

这对于填补光刻机技术的短板、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中美和解也可能减轻之前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国际压力,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宽松的国际贸易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中国在光刻机技术上与国际领先水平仍有一段距离,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技术进步同样值得重视。

特别是在7nm及以下工艺技术的研发上,已经展现出了显著的潜力。这表明,中国在光刻机技术的道路上正稳步前行,朝着正确方向不断进步。

我们还需要在自主核心技术研发上持续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投资。这不仅涉及到技术层面的创新,如光源、物镜系统的改进和新材料的应用,还包括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和优化。此外,政策引导和市场环境的优化,也是支持光刻机技术发展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刻机技术的进步,将极大促进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打破国际上的技术壁垒,增强国家信息安全,同时推动本土高科技产业,实现自主创新和独立发展。

中国的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需要在光刻机技术研发上,保持持续的热情和创新,通过内外合作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国产光刻机技术走向成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ASML公司推出的先进2nm光刻机,我们见证了芯片制造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这不仅是一个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推动整个行业向前迈进的一大步。

尽管面临众多挑战,但中国在光刻机技术领域的积极努力,以及取得的成就实属可观。此外,中美半导体领域的最新和解为中国打开了国际合作的新大门,这不仅在技术上带来突破,更为整个产业的提升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合国际协作与自身的创新努力,中国在光刻机技术领域的突破,不仅代表着技术的巨大进步,也将成为推动国家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