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极物

不知不觉来到新的一年。

漫漫雪花随着寒潮落下,宛如一个个白色的休止符,为城市覆盖上一层宁静与安详,也仿佛提醒着我们:

冬寒萧肃,万物且藏、且补,积势聚能,养精蓄锐,以待来年。

《黄帝内经》曾言:“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故人得天气而生,禀地气而长,汇天、地、人气来进补,让阴阳之气交通,如环无端,自行流转,生生不息,方是冬日调补的好方法。

因此,冬日有三补:天补、地补和人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清可 ©

天补

【晒天灸】

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

晒太阳,又被称作“天灸”。

清代医学家赵学敏曾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载:“太阳火除湿止寒僻,舒经络,痼冷,以体曝之,则血和而病去。”是说冬天晒太阳能够帮助我们去除体内的寒气,疏通经络,固护阳气

冬天日短,我们平日早出晚归,即使坐在办公室里,也难得见到一缕阳光。唯有休息日的午后,漫步到公园,找个宽敞地方懒懒坐下,感受暖阳均匀地洒在发缝、肩颈、脊背上,暖意顺着毛孔游走在四肢百骸。

仿佛饮了杯陈年老酒,手脚发软,脸颊微红,暖意由外至内源源不断洗刷着僵硬的肌肉,只想就这样昏昏睡去,不理俗事,不问将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清凉地儿-了琹 ©

【闻天音】

听自然之音,调五脏之气

黄帝内经》里说“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菜根谭》养生篇里也提倡:“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可见倾听山水鸟语之音,的确能帮助我们调理身心。

在海边听浪涛翻涌,由远及近冲刷着礁石,一阵又一阵,随着呼吸高低起伏;去稻田见风吹麦浪,麦穗相互碰撞,摩擦作响,和颤动的眼睫一齐翩翩飞舞。

如果太远,那便寻一处树木繁茂的街道吧!听鸟儿在枝头轻鸣,忽远忽近,忽短促,忽悠长,交织盘旋成一首为你私人定制的乐曲,为你消愁,为你解忧,为你抚平眉间的折痕,还有心中的焦虑与慌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拟见 ©

【循天时】

早卧晚起,以待日光

冬季养生,以“藏养”为要。

所以《黄帝内经》里载:“冬三月,天地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以待日光。”这时最好能循天时来安排作息,尽量能“日入而息,日出而作”。

等太阳升起,便开始一天繁忙的工作,等太阳落下时,便歇了手上事物,也放下心中负担,将神思都收回身体,好好洗个澡、泡个脚,让自己浑身上下都暖融融的,再钻进热被窝里,一梦黑甜。

管它什么报表绩效KPI,在冬天,没有比好好休息更重要的事情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清凉地儿-了琹 ©

地补

【接地气】

常步行,接地气

走路,是接地气最好的方式。中医认为“脚为精气之根”,常走走,最能固根补气。

清代养生名著《老老恒言》就载:“坐久则络脉滞,居常无所事,即于室内时时缓步,盘旋数十匝,使筋骸活动,络脉乃得流通。步主筋,步则筋舒而四肢健。”

但既要接地气,其实也讲究。换下平日穿的高跟鞋、厚底鞋,穿一双软底的布鞋最宜,毕竟鞋跟那么高,哪里还能触得到呢!

水泥马路、沥青路也别挑了,最好去草地走走,感受脚下泥土的湿软,一步踩下去,土地总会稍微往里陷一点儿,不时有青草划过脚踝,酥酥痒痒的,带着清浅的香气,像是在希望你带走厚厚“土气”的同时,也把一份好心情带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清凉地儿-了琹 ©

【吃土味】

冬吃根,赛人参

俗话说:“秋吃果,冬吃根”,冬天吃根类食物,它们常年埋在土里,土气最足,营养也最足。

像是红薯,《本草纲目》说它“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用炭火烤得表皮焦黑,一剥开,橙红的薯瓤混着焦糖的香气勾得人馋虫大起,口水直流。

还有山药,《神农本草经》夸它“主健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同猪腿骨一起去砂锅里炖上一宿,皮酥骨烂,山药入口即溶,粉糯甜香,饭前来一碗,整个身体都暖乎乎的!

至于清甜软糯的芋头、鲜灵爽脆的莲藕、水汪汪甜滋滋的大萝卜.....自然是多多益善啦!冬天啦,想要减肥的心先放放吧!将自己喂得饱饱,吃得好好,来年才会有精气神去成为更好的自己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傍土气】

抱大树,养身心

最新一季的《十三邀》里,77岁的“绘本奶奶”蔡皋带主持人许知远去看了一棵树。那颗树曾经被拦腰锯断,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将伤口包裹继续生长、延伸,终于长成了一颗笔直的大树。

蔡皋奶奶将它完整地画进了自己的绘本里,并邀请许知远抱抱它,说她每次只要“抱完之后我就有力气。”

毕竟大树和人一样啊,伫立在天地间,以笔直的姿态,永远高大,永远坚韧,当你用双臂将它环抱,脸颊轻轻贴在树身上,感受到它粗糙的皮肤,抚摸它沟壑丛生的纹理,轻嗅它淡淡的木香和绿叶香。

好似这一刻,自己也成为了这棵树的一部分,那种生命力随着拥抱慢慢浸润到了体内,原本彷徨的情绪也找到了落点,孤独的心灵也拥有了依靠。我们不再漂泊于尘世,我们是树的孩子,共同感受大地母亲所给予的支撑与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清凉地儿-了琹 ©

人补

【聊一聊】

《琼琚佩语·摄生》里曾说:“摄生之道,大忌嗔怒。”是说养生之道,最忌讳生气、愤怒。

在工作、生活里总免不了与人起冲突,平白生些闲气,当面发火图一时爽,却总不利于长久,而憋在心里,又对身体无益。此时最宜找信得过的朋友聊一聊。

约好友出来闲坐品茶,将生活烦恼一一道来,有人倾听、理解,坏情绪自然而然地流走,而好的能量则在交往中彼此促进、互相流动。正如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有一位能彼此交心、随意畅聊的朋友,是运气,更是补益身心的好福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昔物所 ©

【动一动】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虽然天地闭塞之时,不易大动出汗,损失精血,发泄阳气,但在室内跳跳操、打打拳,却能帮助我们活动筋骨、松快关节。尤其是近段时间又火起来的八段锦,就是十分适合冬天锻炼的保健运动:

随着音乐调整好呼吸,两手交握慢慢从下抬起,推至头顶,感受双手托天带来的延伸感,再缓缓下落,重新托起,同时膝盖也微微弯曲,让关节一点一点活动开来......

八个动作做完,神清气爽,浑身轻松,感觉饭都能多吃两碗。不愧是至宋朝起便十分流行的“千年长寿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昔物所 ©

【笑一笑】

《锵锵行天下》有一期去拜访一位天台山的道长,70多岁依旧面色红润、眼神明亮。

主持人问他保养之法,道长说:“正是《黄帝内经》里说的那句: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因此,调理情志,也是冬季养生非常重要的事情。

中医里讲究“宁神养肾精,喜乐益心气”,到年尾了,那些不如意的事便让它们随风而过,找点开心的事情做做吧!

约三两个好友一起去户外打雪仗、堆雪人,一起享受雪花带来的限定浪漫;或煮一个热腾腾的锅子,温上两盏热酒,一家人坐一块吃吃饭、说说话,每个人都脸颊红红,肚皮圆圆的;或夜深人静,躺在被子里,放一曲轻柔的音乐,手持一本杂书,慢慢翻着,闲闲看着.....

精神平和喜悦,便能使神含而不露,阳气得以潜藏,以充沛的状态迎接来年的机遇与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昔物所 ©

过去的一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

也有人说这一年是:变局之年、冲突之年、魔幻之年和复苏之年。

而对于生存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来说,活着,好像变得更不容易了。我们需要很用力、很努力、很费力,才能摇摇晃晃地支撑住那些平凡的日程,让生活的小舟不在时代的浪潮中颠覆。

所以,想对这样努力的你说一声:辛苦了。

新的一年,千万记得留出一点时间给自己,好好关照一下身体,好好照顾一下心灵,它们陪伴着你披荆斩棘了一年又一年,也要好好犒劳它们,奖励自己哦!

愿你健康,愿你快乐,愿你以平安、健康、喜悦的状态度过新的一年,前路坦途,一路繁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昔物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