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2日报道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29日报道,一架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2023年12月28日在中国广州和合肥同期成功完成商业首飞演示,标志着在全球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雄心勃勃的低空经济取得重大进展。

据广州亿航智能公司介绍,这款产品是全球首个获得适航证的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

该公司公关经理说:“在新兴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行业,中国走在了世界前列。”

据报道,由亿航智能公司设计和制造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已经在全球完成42000多次安全飞行,最高时速达130公里。

这次演示不仅为中国和全球的eVTOL适航认证设定了重要基准,也标志着城市空中交通商业运营的开端。

飞行路线是预设的,一旦选择了目的地并执行起飞命令,飞机就会自动沿预定路线飞行。

报道称,近年来,得益于一系列政策推动,中国的低空经济快速发展。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一份白皮书,到2025年,低空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贡献值将达到3万亿元至5万亿元人民币。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涵盖制造业、低空飞行和综合服务业。

业内人士说,该行业未来潜力巨大,可能比自动驾驶汽车更早成为一个万亿美元的行业。

据报道,2023年,中国多个省份的当地政府报告提到了低空经济、通用航空和相关概念。

近日,广州还公布了一系列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和实施细则,对符合条件的低空产业项目给予最高3000万元人民币的补贴,并加快打造未来千亿级产业集群。

深圳市也出台了支持措施,包括旨在吸引企业的优惠政策和补贴,并鼓励创新和业务拓展。

商业载人无人机可以在城市的早晚高峰时段节省时间,因为它可以直线飞行,避开行人和红绿灯。(编译 王栋栋)

责编:薛婧、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