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还没结婚生子——恭喜,你成为了“被催族”的一员。对于很多年龄适婚却仍单身的年轻人来说,最怕的就是被父母无休止地“催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发现,自己早恋的时候,父母拼命阻止:“不行,你现在要以学习为重。”当毕了业,全力以赴忙工作的时候,父母又站出来说:“你赶紧谈恋爱,你赶紧结婚。”这导致租男友、租女友回老家过春节,演一场戏给父母看的情况频繁出现。因为带着男、女朋友回去,不至于被父母逼婚。有些人就说:“你真烦,别再说了,我没有遇到合适的。”也有人不堪重负,最后被迫抓一个赶紧结婚,但未来并不幸福。那父母为什么会催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会传统观念作崇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始终没有把这句话给碾碎。父母们都认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觉得年龄到了,必须要结婚,随便先找一个人结婚,再去磨合,只要不是太差就行,结婚晚了,不是好事情;不婚就更别说了,那根本不能接受。尤其是女孩子的家长:“天哪,你最后剩下了,你嫁不出去了怎么办?”他们希望女儿在还年轻的时候可以嫁人,这样他们就放心了,觉得女儿下半生总算有了依靠。现实中很多父母或多或少都存在这种想法,并且因此鼓励子女早生育,“只要生,我就帮你带”,这句话大家一定不陌生。至于后来带与不带是另一回事。所以,因为着急当爷爷奶奶的想法,父母也会催着子女早日成婚。很多父母认为自己没有早早见到第三代人,怕以后无言再见列祖列宗。但是对我们来讲,完全不是这样的,因此就出现了一场逼婚大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旧的婚恋观

如今虽然社会是进步了,但是中国式的婚姻观已经深入到很多人的头脑中,它们的存在已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儿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思想一直被传承,被应用。在我们父母那一辈,或者比父母年龄再大一点的长辈,很多是靠相亲,或者亲朋好友介绍之后觉得还行,就结婚了。双方根本没有谈过恋爱,更别说婚前同居。现在大部分年轻人自由恋爱,要的是灵魂伴侣,要的是价值观高度趋同。他们当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非常自我。双方很难在一个不断发生争吵、磨合、碰撞的婚姻关系里存有更多耐心。如果吵一次,彼此道歉,就过去了。但如果吵三次、五次……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觉得“何必呢,这社会没谁不行?一个人过得好好的,干嘛要找另外一个人一起生活,然后吵架呢”。社会越来越开放,没有人还认为分手是什么大事儿,饱受争议。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都有能力养活自己的时候,就更不愿意在婚姻的关系中让自己受委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他们心是好的,爱是踏实且厚重的,只是行为有点跟不上潮流,毕竟他们年龄大了,很多曾经我们不理解的事情,换作他们不理解了。父母催婚到底在催什么?催时间,催自己,催自己守护你的时间多一点,催自己把你照顾得再好一点。父母从小的观念和我们天差地别,他们只能够拿着他们的经验以他们认为关心我们的方式传达给我们。在“对你好”这件事上,不存在什么换位思考,因为父母对你爱,不需要换位思考,也没办法换位思考。就算平时沟通的再多,有一些思想观念的鸿沟,是永远跨越不了的,但这些差别,只影响一些信息的沟通,并不影响对彼此的爱。这份温柔的心,拜托你拒绝的时候一定耐心点,温柔点,他们老了,真的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逼婚现状调查报告》显示,80%以上的受访者都曾被父母逼婚,而25~35岁的受访者最受逼婚困扰,被逼婚率高达86%。又是一年催婚季,过年回家那是中国人最大的传统,然而,许多大龄未婚男女在夺往家中的路途中却有着共同的烦恼,那就是担心父母催婚。父母和孩子之间对于“结婚生子”的冲突本质来源于“关怀”,但是常常因为缺乏沟通、沟通不到位或沟通方式不对,双方都听不进对方的想法,最终变成了僵局。过度催婚,会逼得孩子不得不远离父母,陷入亲情危机。过度催婚,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段悲惨的婚姻。多一些沟通交流,感情急不来,婚姻更急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催婚,都用过什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