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丁陆军 通讯员 张亚丽
“在定西做生意,生活都很开心!隔壁邻居常常会带一些好吃的来和我们一起分享,有亲朋好友要买厨具,他们也会热心地带到店里来,生意忙的时候,隔壁的大姐还帮忙照看孩子!我常常端着一碗饭,从街头聊到街尾,就像一家人一样亲近……”和丈夫从1000多公里外的内蒙古来到定西做厨具生意的包娜,已在定西市岷县岷阳镇和平社区生活了6年,说起在定西的生活,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帮互助、和睦相处,让她觉得异乡的生活很暖心。
2023年以来,定西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模式,聚力“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做好“融”字文章,促进各民族全面交往、广泛交流、深度交融。
岷县岷阳镇和平社区是定西市着力打造的互嵌式社区之一。多年来,定西市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在移民搬迁、灾后重建、保障房建设中,引导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生活。打造安定区中华路街道广厦社区、渭源县清源镇高宁庄社区、岷县岷阳镇和平社区等8个互嵌式社区,鼓励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参与街道社区居民自治和基层民主建设,有效增进各族群众的归属感和参与度,形成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居住环境。建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统筹设置各项综合功能活动室、小区议事厅等活动阵地,集党员教育、便民服务、社区治理、文化交流等服务为一体,增强各族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建立由社区牵头,辖区共建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志愿者、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广泛听取征求各族各界代表意见建议,着力解决各族人民急难愁盼的问题。
就业是少数民族群众进入城市后面临的首要问题。社区建立健全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工作机制和精准化的岗位供需对接服务机制,落实稳岗政策,稳定输转渠道,设立“红石榴”就业服务点36个,推行“点对点”就业模式,定期交换求职需求清单和岗位供给清单,扩大民族乡村劳动力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有序流动规模。推进“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公共就业创业平台,提供就业服务2万余人次。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加强劳务协作,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引导和支持4000余名少数民族群众转移就业。全市少数民族群众收入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进城务工、餐饮、商贸等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群众增收基础进一步巩固。2022年,全市唯一的民族乡镇香泉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25元,一产产值4.7322亿元,人均一产产值21340元,位居全市119个乡镇的第2名。
为了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社区开展“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形式多样的民族联谊交流、互帮互助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定西市安定区广厦社区居委会主任杨婷婷介绍,社区广泛开展居民邻里文化活动,持续为各族群众互帮互助、交往交流搭建活动平台。组建4支文艺团队,编排演出具有民族特色舞蹈6支,开展“端午粽飘香暖暖社区情”“石榴花开庆七一”“民族团结一家亲,志愿服务传温情”“民族服饰绽魅力民族文化润心田”等活动,为各族群众提供广泛交流沟通的机会,拉近邻里感情,以文化认同凝聚民心,促进各族群众实现大团结。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甘肃经济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