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权属于新华社以及相关记者,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斋”所有。备注引用于新华社,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转载需经本人同意方可!

索朗罗布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索朗罗布摄

国家投资500万元新建的拉萨冲赛康市场1992年1月17日正式开业。

1992年 土登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 土登摄

藏历年前,江孜县委书记平措(左三)专程来江热乡看望“五保户”,把酥油和砖茶送到老人手里。

觉果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觉果摄

藏历新年刚过,西藏农民根据藏历历法于3月15日举行传统的春播仪式。

兰红光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兰红光摄

4月4日,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立大会。

土登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登摄

6月5日,西藏堆龙德庆县乃琼乡农村科普协会成立,这是西藏第一个农村科普群众组织,有2000多农民报名要求加入协会。

土登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登摄

6月27日,西藏自治区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玉噶在楚布寺向僧众宣读国家批文。正式认定8岁的的伍金赤列为第十六世噶玛巴转世灵童。这是1959年以来第一个由中央政府批准认定的传世活佛。

唐召明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召明摄

7月13日晚,北京西藏中学首批93名高中毕业生离开北京返回西藏。1985年以来,国家在内地创办各类西藏班(校)67个,在校生近9000人,1992年首批毕业生有950余名。

1992年 土登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 土登摄
同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上
同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上

拉萨是中国污染最轻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干净的城市之一。拉萨上空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少于0.1毫克/立方米,总悬浮微粒量少于0.4毫克/立方米,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1992年 索朗罗布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 索朗罗布摄

西藏自治区“阳光计划”,两年来已推广太阳灶17750具、太阳能电池灯2250套,已建成太阳房10.5万平方米、温室75万平方米,太阳能电站两座,年综合效益达1500多万元。

土登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登摄

中断33年之久的错那县亚马荣民间边境交流会7月恢复。

1992年 才龙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 才龙摄

西藏樟木口岸互市贸易发展迅速,商品种类达200多种,1991年到樟木口岸的尼泊尔车辆达到3000辆车次,外国游客达到几十万人次,进出口贸易额1.8亿元,是1980年的19倍。

土登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登摄

7月22日,拉萨举行首届发型比赛。30名理发师和34名藏汉族青年参加角逐。

1992年 土登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 土登摄

随着西藏人民生活的富裕,喜欢唱卡拉OK的青年牧民越来越多。

土登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登摄

7月29日,由德国政府无偿援助的拉萨皮革厂正式投入生产。这是我国唯一用牦牛皮生产皮鞋及皮件的企业。

1992年 索朗罗布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 索朗罗布摄

西藏第一家冶金企业——山南铁合金厂在雅鲁藏布江畔建成投产。

土登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登摄

11月10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体委在拉萨欢迎成功地登上南迦巴瓦峰后归来的中日联合登山队。

1992年 觉果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 觉果摄

米林县南伊乡,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直到1976年才创办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所珞巴族小学,1989年国家又投资重建新校舍,并对学生实行吃、住、穿的“三包”。

1992年 索朗罗布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 索朗罗布摄

由西藏卫生厅和山南地区等3个单位集资兴建的山南琼结松赞藏医学校建成开学,40名藏族小学毕业生入学学习。该校学制6年。

1992年 觉果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 觉果摄

山南乃东县女县长白曲(右)带领全县农民发展生产,1991年全县粮食产量比1988年增长40%,达2328万公斤,同时办起了25000人次的农业技术培训,使全县扫盲率达76.7%。

索朗罗布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索朗罗布摄

1992年12月初,首届雅砻文化节在藏南泽当镇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