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今天咱们继续聊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一些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咱们就聊聊康熙和八阿哥之间的一段颇有内涵的剧情吧。

话说刑部冤案爆发之后,在胤禛的“主动放水”之下,八阿哥争取到了此案件的审理权。

八阿哥在审理此案件过程中,通过诱审肖国兴,掌握了不利于太子胤礽的罪证,并第一时间上报了康熙

康熙看到肖国兴的口供之后,经过艰难的取舍,最终还是决定放太子一马,和张廷玉草草了结了此案。

除此之外,康熙还“夸赞”八阿哥深明大义、颇识大体,晋升八阿哥为郡王爵位。

紧随其后,便是康熙率领众皇子到热河开展一年一度的秋季围猎活动。

在围猎活动期间,有一个重要的活动环节,那便是招待前来朝拜康熙的众位王公。

往年,主持这个招待活动的,不是别人,正是太子本人。

但是,这次康熙却以太子病了为由,决定另选皇子代替太子招待这些王公。

这个任务再度落到了八阿哥肩上。

相信很多朋友看到这段剧情的时候,总是觉得有点唐突,甚至觉得康熙这个弯转得有点太快。

康熙为什么会一反常态,做这样一个安排呢?

其实我们如果站在康熙和八阿哥的视角,就会看出康熙进行这番安排的深刻用意。

比如,有一个秘密,是只有康熙和八阿哥彼此心照不宣,其他皇子根本无从知晓:

康熙知道太子胤礽的那些罪证,八阿哥也知道;

康熙知道八阿哥知道太子的那些罪证,八阿哥也非常清楚这一层关系。

基于这个只属于康熙和八阿哥的秘密,我们似乎就更能清楚康熙为什么要让八阿哥代替太子去接待众位王公。

康熙就是想看看,唯一掌握太子罪证的八阿哥,如果被放到太子的那个位置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和反应。

尤其是在八阿哥明明知道康熙非常清楚他已经掌握了对太子不利罪证的前提之下。

在八阿哥看来,刑部冤案风波,随着他被康熙晋升为郡王爵位,已然可以翻篇了。

但是在康熙那边却根本就没有翻篇。

相反,康熙对八阿哥的观察和考验,才刚刚开始。

大家应该记得,八阿哥深夜拿着肖国兴的口供,去面见康熙之时,还没等到李德全通报,康熙就猜出是八阿哥来了。

康熙通过之前八阿哥屡次三番给太子挖坑,早就预料到八阿哥绝不会对刑部冤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八阿哥是一定会搞出大动作的。

甚至康熙在安排八阿哥审理刑部案件之时,就已经料到会有这一步了。

可见,康熙一方面在为太子干的那些蠢事被抓住把柄之后,做足心理准备,同时另一方面,康熙也在提防着八阿哥有坑害太子、博得上位机会的心思。

如果说此前由于太子的种种拙劣表现,康熙早就动了废黜太子之心。那么,在考虑废掉太子的同时,康熙必然要着手从众皇子中物色自己的接班人。

由于康熙的皇子众多,而且具备夺嫡势力的其余几个皇子,个个都不是等闲之辈。

康熙想要从其余几个皇子之中选出真正称心的太子人选,唯有先做个排除法,把最不符合的几个皇子,逐步筛选出来。

排除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把这个皇子放到太子同等的位置之上,看看其表现如何。

很不幸的是,八阿哥成了康熙第一个拿来进行观察和实验的“样品”。

也就是说,令八阿哥浮想联翩的代替太子、招待各位王公的机会,在康熙看来,只不过是在给他自己找一个彻底放弃八阿哥的理由。

果然,关于八阿哥在招待王公的宴会上,肆意吹捧康熙的那些风言风语很快传到康熙耳中。

更为致命的是,肖国兴在被押往宁古塔的途中,没把住嘴,直接“喷”了,把八阿哥诱骗他揭露太子罪行的内幕,交代得明明白白。

自此,八阿哥夺嫡之路彻底被焊死了。

对于八阿哥而言,这叫报应使然。

对于康熙而言,八阿哥的行为非常令他感觉可恶,也令他更加坚定地放弃八阿哥。

康熙和八阿哥的这番暗中试探、博弈和角力过程,充分印证了一个网络段子:

对你竖大拇指的,未必是在为你点赞,极有可能是在瞄准你。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