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被两次中止发行上市审核后,远超智慧主板上市进度在1月2日取得更新,恢复IPO进程。

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显示,深圳远超智慧生活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12月30日更新提交相关财务资料。

目前,招股说明书、发行保荐书、上市保荐书等披露文件已更新至2024年1月1日的最新版本,关于第2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也在2024年1月2日更新。

上市波折

这并非远超智慧首次申报IPO。

2021年6月是该公司第一次申报,同年12月,远超智慧申请撤回首发申请文件。当时给出的原因是,证监会发布告知函要求远超智慧对经销商情况进行核查,公司认为针对终端销售真实性问题的核查在有限时间内无法达到监管要求,故决定撤回申报。

一年半后,远超智慧再次申报。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泛家居企业上市热情高涨。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内有约20家泛家居企业成功上市,截至2021年7月末,递表等待上市的就已达到40家,但全年成功上市的企业数量不足20家,并无显著提升。

进入2022年,受房地产市场及整体环境影响,排队上市的企业数量减少近半,泛家居企业上市计划更显慎重。

另一方面,继2023年2月1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中国证监会于17日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该文件内容涵盖发行条件、注册程序、保荐承销、重大资产重组、监管执法、投资者保护等各个方面。主要涉及精简优化发行上市条件,完善审核注册程序,优化发行承销制度等。

彼时消息称,此次改革的重点是上交所、深交所主板。主板改革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更加清晰,基本覆盖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

华创证券研报指出,注册制下,上交所科创板主要面向突出“硬科技”特色的企业,深交所创业板主要面向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

或许是受该消息影响,短暂的沉寂后迎来了一小短时间的泛家居企业上市潮。

曾有媒体统计,截至2023年3月15日,多个家居企业推进上市进程。包括远超智慧、皇派家居、科凡家居等在内的9家企业申请深交所主板IPO(首次公开募股)获受理。部分企业为再次申请,但募资规模有缩小。

以远超智慧为例,2021年6月,远超智慧首次递交招股书。在2024年1月1日更新的招股书中,远超智慧再计划募资金额6.92亿元,较2021年时减少了3400万元。

去年8月,证监会出台系列政策,其中提到将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动态平衡。在此后,多家家企业上市审核状态由已问询转变为中止审查或终止(撤回),资料显示,中止审查的原因普遍为IPO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

也由此,远超智慧有了第二次“中止”经历。观点新媒体发现,有着两次被“中止”经历的企业不止远超智慧一家。

2023年3月3日,科凡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主板IPO获得受理,3月29日收到第一轮审核问询函,之后却一直没有披露回复。时间节点上来看,3月31日,科凡家居因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过有效期,被深交所中止了发行上市审核。6月29日恢复上市审核后,又于9月26日第二次中止。

结局不同的是,科凡家居在2023年11月30日申请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并于12月8日正式终止(撤回)IPO流程。

按照原定的IPO计划,科凡家居将募资4亿元,分别投入到智造生产基地扩产建设项目、信息化升级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

主营业务方面,科凡家居从事于定制家居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的柜墙门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定制衣柜是该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9年度至2021年度,定制衣柜在其总收入占比分别达61.93%、65.24%、70.72%。

科凡家居通过经销商实现的收入占比均超过98%,这一点也是与远超智慧相似之处。

近三年及2023年上半年,远超智慧公司经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1.53%、88.11%、83.06%和79.46%。虽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仍然占据较大比重。

二股东

回到企业本身,远超智慧主要从事软床、床垫、沙发等软体家具及配套家居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主要通过经销模式在国内销售,终端客户主要为有房屋装修、家具换新需求的消费者。

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12月30日,从时间上来看是一家稍显年轻的公司。

2020年、2021年、2022年,远超智慧营业收入分别为10.41亿元、13.43亿元、12.2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536亿元、1.873亿元、1.606亿元。

期间,软体家具产品贡献了主要的主营业务收入,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1.80%、83.38%、85.58%,床品、餐台等配套家居产品收入占比较少,分别为18.2%、16.62%、14.42%。

2023年1-6月,营业收入为4.96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0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5103.73万元,较上年同下降3.49%,主要是受2022年12月下旬的外部特定因素影响,2023年一季度终端客户消费需求下滑,导致公司销售额明显下降。

期内,软体家具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7.51%,配套家居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2.29%。

2023年第一季度,远超智慧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22亿元,同比下降27.13%。第二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34亿元,环比增长105.92%,同比增长8.28%。

募集资金用途方面,本次募集资金拟投资于“CBD家居惠州生产基地智能化生产改造升级项目”、“营销网络及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智能家居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CBD家具旗舰店及展示中心建设项目”,均围绕主营业务进行。

远超智慧认为,上述项目的顺利实施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创新能力,扩大公司业务规模,增强公司市场开发能力,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巩固和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

股权结构上,远超智慧有着家族色彩,其实际控制人曹树汉、杨远超夫妇合计持有公司27964.99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77.68%。有意思的是,天津红星美凯龙世贸家居有限公司是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4.34%。

据招股书显示,天津红星成为远超智慧股东可追溯至2020年7月31日。经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同意新增股东天津红星、天津居然、嘉兴君才、嘉兴永尚、黄埔永平、斐君永君、斐君隆成、吴业添,公司增发股份784万股,每股增发价格35.65元,总金额27,949.60万元,其中784万元计入股本,余下27,165.6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此次增资完成后,远超智慧股本变更为6536万元。增资完成后,天津红星持有远超智慧约300万股,持股比例为4.6%。

2020年9月16日,天津红星将其持有的远超智慧股份168303股股份按600万元的对价转让给上海旦艺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股转之后,天津红星的持股比例降至4.34%,旦艺咨询持股比例为0.26%。

企查查信息显示,天津红星美凯龙世贸家居有限公司是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目前大股东为厦门建发。而上海旦艺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股东为车建芳,与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车建新为亲属关系。

事实上,作为家居行业龙头企业,红星美凯龙在过去不乏对“同行”的投资。

例如,2017年3月,红星美凯龙对大件商品B2B交易平台大健云仓进行了投资,是较早期的投资人之一。2022年8月,大健云仓在纳斯达克上市。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已有10家红星美凯龙投资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其中就包括了欧派家居、奥普家居、慕思股份、亿田智能、中旗新材、麒盛科技、大健云仓、箭牌家居等家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