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遗作为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承载着独特的民族记忆,对于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阐释“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非遗各领域人士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扎实推动各项工作,非遗保护传承形成新的气象和格局,非遗的传承实践日趋活跃,非遗的创新发展正在成为社会自觉。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于今日正式启动,活动将号召社会各界总结经验、积极创新,推动非遗保护事业迈上新台阶。

2017年以来,“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已成功举办过六届。今年的推选宣传活动将全面总结一年来各地因地因事置宜、创造性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成效和经验,精准聚焦本年度重要非遗传承实践,展现广大非遗人孜孜不倦的坚守和探索,以推动全社会对非遗保护事业的关注。在此过程中,光明日报及其所属媒体平台将以文字、视频、直播、访谈、对话、线上展览馆等多样化方式,对活动进行全方位、多元化传播,深入挖掘非遗人物故事,尤其是青年非遗传承群体的故事,宣传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为非遗保护和传承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推选范围

推选对象包括但不限于:非遗传承人、非遗企业负责人、管理者、非遗艺术家、非遗研究者、非遗传播者。其中进入100人名单、30人名单及10人名单的45岁以下青年传承群体不低于总人数的10%。

1、传承人:近年来,尤其是本年度在非遗领域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坚持保护、继承、弘扬,振兴,有效保护非遗、确保非遗生命力的代表性传承人,也可是相关非遗群体和单位。

2、策展人、企业家、艺术家: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增强传承、创新能力,使非遗与当代文化相融相通的策展人、企业家、艺术家。

3、管理者: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科学认识和把握非遗的特性及传承演变规律,研究和出台政策,提高非遗传承和实践能力,在非遗保护发展工作取得瞩目成就的管理者。

4、研究者、媒体人、传播者、教育者:在非遗研究、保护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研究者;大力传播非遗相关法律法规,传播非遗保护理念、扩大非遗工作影响力,尤其是利用新媒体方式传播非遗的媒体;加强非遗国际交流和推广的传播者;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知、促进非遗普及的教育者。

推选标准

十位“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应充分反映非遗人忠诚、执着、朴实的品格;代表当前我国非遗保护发展成绩的标志性人物或群体,能产生广泛的影响和社会关注度;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性;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具有创新性和引领性。

标志性——本年度在非遗保护领域有引领作用的标志性人物,产生广泛的影响和社会关注度。

导向性——富有文化使命和责任感,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创新性——大胆探索,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示范性——因地因事制宜地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将个性与共性有机结合,对全国非遗保护具有良好示范效应。

贡献性——坚持在非遗保护、传承或传播领域一线工作,并有突出或持续贡献。

推选流程

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分初选、复选、终选三个阶段。组委会收到各方推荐人选后,将进行合规性审查,根据被推荐人情况和专家意见,初选出100位候选人;初选名单确定后,将由光明日报非遗传播专家委员会及专家评审团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复选,从100位候选人中选出30位入围人选;最后根据网络投票和专家评议,从30位入围人选中推选出10位2023年度“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初选环节,公众可通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各社会组织及单位、光明日报社各地记者站、光明日报非遗传播专家委员会专家、专家评审团评委、微博、抖音等途径向活动组委会推荐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建议人选;也可以通过发送邮件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推荐或自荐。

接受推荐信息官方邮箱:

feiyi@gmw.cn;

邮件标题:单位名称+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

(相关推荐资料如照片、视频等可一并发送至此邮箱,如候选人为非遗传承人,请同时附上传承人级别证书照片)

各地文化和旅游厅(局)、其他单位及社会组织可登录下方邮箱下载报名表:

账号:

feiyiniandurenwu@163.com(此邮箱不接受推荐信息)

密码:

feiyi123456

活动咨询电话:

010-58926480

010-58926481

注意事项:

1、原则上已获得过“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年度人物称号者三年内不再参评。

2、光明日报非遗传播专家委员会委员或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专家评审团评委均可作为“中国非遗年度人物”被推选者。

3、如“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初选入围者中有光明日报非遗传播专家委员会委员或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专家评审团评委,则该评委不再继续作为本届活动评委继续参与活动。

推选时间

1、初选报名(确定100位候选人名单):

(1)时间:2024年1月3日——2024年1月26日

(2)内容:

A、以多种方式,发动各非遗保护单位、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广泛参加。

B、由各省(市、区)文旅厅(局)推荐候选人,每个地方不超过5名。

C、光明日报驻全国37个记者站推荐人选,每个地方不超过3名。

D、“光明日报非遗传播专家委员会”及专家评审团评委推荐,通过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报名参选,每位评委推荐5名候选人。

E、光明网开设专门通道,面向社会公众推荐和自荐。

F、组委会收集各方推荐名单,进行合规性审查,根据候选人情况,初选出100名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入围者,并将入围名单反馈至各省(市、区)文旅厅(局),审核参选资格,确认无误后公布。

G、初选公布时间:2024年2月8日左右。

2、复选(确定30位提名人名单):

(1)时间:2024年2月9日-2月20日

(2)内容:

A、根据初选结果,按照非遗10大类别,由“光明日报非遗传播专家委员会”及专家评审团进行评审投票,按得票多少排序,从100名初选出30人。

B、将初选的30人入围名单再次反馈至各省(市、区)文旅厅(局),审核参选资格。

C、无误后进行公示,公示时间:2024年2月20日左右。

3、终选(确定10位年度人物名单)

(1)时间:2024年2月24日-2024年3月1日

(2)内容:

A、对30人进行网络评议参考,扩大活动影响力。

B、根据复选结果,由“光明日报非遗传播专家委员会”进行投票。

C、经过投票和网络评议,从30位提名人物中选出10位年度人物候选人。

声 明

1、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由光明日报、光明网组成的活动组委会负责活动的组织策划及活动评选,活动中不会向参与活动的单位及个人收取任何费用,请悉知。

2、任何组织及个人不得冒用光明日报、光明网或活动组委会名义,向参评者承诺结果并收取费用。

3、请参与推选活动的候选人及相关组织单位不要相信任何承诺活动名次的拉票、刷票或收费行为,以免上当受骗。

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组委会

2024年1月3日

来源:光明网

©zhangshangfeiyi® 掌上非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