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2023中国电影回顾研讨会暨2023十部优秀国产电影简评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中国电影评论学会评选的“2023年十部优秀国产电影”,按票数多少依次为:

《长安三万里》《流浪地球2》《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宇宙探索编辑部》《满江红》《八角笼中》《河边的错误》《无名》《我本是高山》《涉过愤怒的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度十大国产影片简评活动”于2023年12月12日启动,共有42部候选影片,邀请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投票,至2023年12月25日投票截止,收到70张有效选票。经组委会统计,选出上述十部优秀国产影片。遗憾的是,《三大队》《年会不能停!》等少数几部优秀影片因去年底上映未能赶上评选。

基于投票结果,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十位著名电影学者和影评家对评选出的十部优秀国产电影进行了简要评述,内容如下:

《长安三万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安三万里》通过高适视角让诗仙李白成为白衣飘飘的成长少年,用那些千古流传的诗歌表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情天纵的浪漫。“诗在长安在”的主题中蕴含了一种“中国精神”——孩子们体验着“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飞翔驰骋,成年人感受着“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人生潇洒,首创了与西方“歌舞片”不同的“诗动画电影”,体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电影化努力。

——尹鸿

《流浪地球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流浪地球2》以高度的工业化水平和超凡的想象力美学,打造速度、巨物与灾难的视听奇观;通过对死亡/生存的哲学思考,对数字生命伦理悖论的直面和宏大世界观的建构,提出解决人类危机的“中国方案”,从而引领了一个“想象力消费”时代的来临。

——陈旭光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编剧冉平、导演乌尔善从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为电影而生的人。影片《封神》聚焦姬发的成长故事,剧作非常扎实,故事有张力,人物塑造非常有个性,叙事有强烈的代入感,画面震撼,是一部有诚意、有情怀、有表达的电影。作为一部带有“电影工业化”“特效”标签的电影,一部神话史诗类的电影,影片不仅有“术”也有“道”,甚至是“大道”,那就是“心存善良,相信正义必胜”。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代表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发展水平,也体现了中国魔幻、奇幻电影类型的拍摄达到了世界级水准,我们要创造自己的魔幻大片,而不仅仅是跟着《指环王》走。电影《封神》在传统文化的演绎和现代化转换当中,有了更多中国人的价值呈现,电影创作者更具文化自信和“精神自主性”。

—— 饶曙光

《宇宙探索编辑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宇宙探索编辑部》故事荒诞不经,却是对现实的严肃拷问;看似寻找着外星文明,真正探索的是人的内心。2023年,一群颇具才华的创作者,以这样一首诙谐而伤感的哲理小诗,再次呈现了电影的魅力,以及电影表达现实与情感的新的可能性。

——皇甫宜川

《满江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片《满江红》叙述民族英雄岳飞身亡后一群困境中小人物的复仇义举,以不断反转的情节安排抵达令人意外而又惊异的结局,凸显出《满江红·怒发冲冠》这一词作在中华文明史上深远的美学与文化价值,在家国情怀主题领域完成一次新颖的影像表达。

——王一川

《八角笼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角笼中》从个体的视角和人性的关怀来表现现实题材,将故事的讲述与主流电影的普遍性结合,体现出个性化的艺术追求,凝练为一份天然的淳朴气质。影片情节以“格斗孤儿”为原型,展示了山区人的贫困,山区孩子的处境及其设定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片中的那些被边缘化的、长期处于不受关注的存在,默默隐藏在生活的皱褶里,过去很少被打捞,一经发酵,引发话题效应,进入本土观众视野,展示出另类的渗进生活、填满生活的不无商业卖点的感动人的力量。

——丁亚平

《河边的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边的错误》以虚实相间的影像、现实与幻想交织的叙事呈现了一个奇案故事。但影片的核心并不在于揭示真正的凶手,而是通过具有质感的悬疑叙事展示了现实的扑朔迷离,特别是将人性的脆弱、幽暗、疯癫和不确定性在写实与迷幻的意象中层层剥开,并试图揭示这些阴暗面的集合才是真正的元凶。

——赵卫防

《无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名》既是“孤岛”中日谍战短兵相接的生死存亡,又是灵魂深处博弈别无选择的惊心动魄。一段风卷残云的宏大历史,一群无名者走向苍茫的孤独瞬间。既有无所不在的精神诉求,也有精雕细刻的视听风格。是值得一再阅读和体悟的国产片,也是个性独具的作者电影了。

——李道新

《我本是高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片《我本是高山》以写实与写意结合的手法再现了张校长带领边远贫困地区的女生们走出人生困境的故事。演员海清以“拟真”的表演方式,对原型人物实现了较高的还原度,坚定地传达了原型人物的理念:我生来本是高山,而非溪流。而实现这一自我认知的路径就是: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

——王海洲

《涉过愤怒的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事在成年的混沌和青春的迷离之间癫狂疼痛,影像在极致的风格化和极致的作者性之间冲决激荡,思考在群体的场域和个体的碎片之间忧郁哀叹。

——左衡

【影视风向标】由资深媒体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文艺评论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委员会理事胡建礼主编。涵盖微信公众号、人民号、微博、百家号、企鹅号、新浪、网易、搜狐、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大鱼号等自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