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绵竹市清平镇的大山深处,有这样一位辅警--孟骏。他脚登百家门,巧解千家怨,情暖万人心,获得群众交口称赞;他细察山间人与物,在抢险搜救、地灾避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工作中做出了骄人的成绩。28年的从警生涯,孟骏与大山拴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逆行担当,他无惧无畏,向险而行。

2021年夏天,清平连续下了好几天雨,“雨不是特别大,但是一直没怎么停”。熟悉这片土地的孟骏清楚,“山已经泡涨了”,危险正在逼近清平,必须尽早通知山脚下的群众及时转移。避暑游客不理解,他苦口婆心地劝;开民宿的村民不接受,他以心换心地分析利弊。整整3天,孟骏奔走于风雨中,与同事成功将上千名群众安全转移。

从警以来,孟骏的脚印遍布清平的每一寸土地,他能清楚地叫出每一位村民的名字,经验丰富的他常常能预判即将发生的险情。“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原是磷矿生产重镇的清平矿山中,遗留大量脱管爆炸物品,孟骏主动向上级请示,与同事顶着余震,徒步进入深山,共销毁炸药12000公斤,雷管30000余枚,导火索4000余米,还将3100余枚无法销毁的雷管背出大山,移送民爆公司库房。在2010年“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来临前,在民警陈涛的带领下,孟骏迅速将隐患地带的千余名群众成安全转移,这一成功应对自然灾害的模式被国土资源部誉为“清平经验”,在全国推广。

责任担当,他秉承“三心”,巧解纠纷。

在日常矛盾纠纷的化解调处工作当中,孟骏充分发挥优势,牵头推动“德法相伴融合治理”矛盾化解模式,整合资源组建联动调解队。在2022年3月,杨某和张某抓住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在清平镇租下了一栋房屋,计划开展民宿和餐饮业。然而,到了2022年7月,由于厨房使用问题,两人多次发生矛盾和纠纷,合作关系破裂。房主刘某对两人的纠纷感到不满,不愿再继续出租房屋,导致矛盾进一步升级。三方关系紧张,甚至差点演变成冲突。了解到情况后,孟骏多次上门进行调解,澄清事实,找出矛盾的根源,分析各方的权利和责任。通过长时间的法律解释、道理阐述和情感沟通,最终成功解决了这起长达半年的纠纷。

自2019年孟骏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他们通过法律咨询、思想疏导、矛盾调处化解“三步走”,使清平派出所实现了“零距离”解决问题的目标,成功化解了200余起各类矛盾纠纷。(德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