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内住着一户贫困人家,主人名叫李道明,妻子是安氏。李道明看起来三十多岁,但其实早已四十有余。安氏的年纪也与李道明相仿。二人结婚多年却未能得子,心中对此都颇为焦虑。李道明家境贫寒,常年在长安城内当泥瓦匠谋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年,安氏终于怀孕了。李道明高兴的几乎说不出话来:“老婆,这是咱家的福星呀!”安氏羞答答地点点头,轻轻抚摸着自己显然已经鼓起的肚子。

眼看着安氏的产期越来越近,李道明却面临着失业,因为城内气候反常开始下着绵绵细雨,雨水越来越大,本就靠雇佣为生的他很难再找到工作。好在邻居大家也都知道他情况特殊,有空闲的就会来帮忙劈柴,搬运东西。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安慰劝解李道明,李道明也只得时来运转,好歹妻子肚里有了宝宝,就是给他们一丝希望。

就在安氏临盆的前几天,长安城里突然发大水,原来是天河决堤。李道明他们这些城南贫民窟里最先被冲垮。李道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瓦屋应声倒塌,转眼间妻子和所有家当尽数都落入了汹涌的洪流之中。

“老婆!老婆!”李道明声嘶力竭地大喊,却只见一片汪洋。

这时旁边有一片木板缓缓漂来,上面居然躺着一个婴儿,正呜呜啊啊地哭个不停。李道明一个激灵,这不是他和老婆的孩子吗,怎么在这批木板上!他立刻冲过去一把抱起孩子,热泪盈眶。这就是天佑我么!

邻居张老汉的家在李道明他们稍高一点的地势,总算是逃过一劫。看到李道明的遭遇,张老汉也是叹息不已。好心的张老汉一家收留了李道明父女俩。李道明心如死灰,日日夜夜悲痛欲绝。幸而女儿还需要哺乳,这才逼着他不得不面对现实。李道明为女儿取名李如雨,盼她从此润物无声。

李道明现在一家生活无着,实在无力抚养李如雨。张老汉一家人三口却没有子嗣,40岁的张老汉夫人郭氏正是一颗母爱的心呐。她主动提出要把李如雨当作自己女儿抚养成人,李道明感激涕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李如雨从此过上了和张家小少爷宋宝一块儿长大的日子。李道明虽然经常过来看望,但李如雨心里其实视张老汉夫妇如同亲生父母。张家夫妇二人也将李如雨当成自己骨肉,对她视同亲生,无微不至地呵护照顾。

李如雨娇憨可人,深得张家上上下下所有的人的疼爱。她与比自己大一岁的宋宝更加形影不离。张老太太常常笑眯眯地望着两个捧着糖葫芦你一口我一口吃得高兴的孩子,暖暖地说:“到了日子咱们就把雨雨许配给宝宝罢。两个从小一块长大的,感情好得很。”

转眼间李如雨已经十四岁,宋宝十五岁,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李道明如今已在张老汉的帮助下稳定下来,过上了小康生活。他看着两个孩子青梅竹马,佳偶天成,也就跟张老汉定下了终身大事,准备把李如雨许配给宋宝。

没想到就在订亲的前一天,王家的管家突然来到,声称李如雨极可能就是王家多年前失散的女儿,因为年纪和容貌都符合!

原来当年王家夫妇本来生了龙凤胎,儿子取名王复国,女儿取名王如意。没想到当年与李家遭遇同样灾难,女儿王如意在撤离时不知所终,王家大起大落,至今仍在寻找女儿下落。如今看到李如雨,老王爷立刻就想到了故去的女儿。

“如雨,你看这凤凰玉佩如何?”管家从怀中取出一个女孩常戴的玉佩,上面雕凿有精美的凤凰。

李如雨接过玉佩怔怔出神。她记得自己还很小的时候就戴着这样一个玉佩,李道明告诉她那是她母亲留给她的,让她一直戴着。后来某一次不知为何李如雨把玉佩弄丢了,自己找了许久也没能寻回。这几年间她时常还会想起那个凤凰玉佩。没想到今天它就这样重新出现在面前!

“这的确就是我小时候丢失的那个。”李如雨喃喃道。

“如雨,当年我们在救你的时候,你就是戴着这个玉佩,可惜救援的时候它不知怎么就不见了。我们一直留着它,也算是你母亲留给你的念想!”管家激动得泪流满面。

经过一番推敲,李如雨终于确定自己就是当年王家失散的女儿王如意没有错了。当年她逃难时被木板冲到了李家附近,后来李道明误认为是自己女儿而抱回。这才有了今天的故事。如今王家上上下下都欣喜若狂,迎回了失散多年的骨肉。李如雨虽然舍不得张家这些年来的养育之情,但终究是要回到自己的生身父母身边。

李如雨回到了王家,王家上下都对她极尽宠爱。李如雨的生身父亲名叫王大年,当年与李道明同是泥瓦匠。王大年后来通过自己努力,如今已经小有成就,在长安城内开了一家匠坊。当他得知女儿李如雨的真实身份后,欣喜之极,立刻赶来与女儿团聚。

一家人虽然分离多年,但骨肉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丝毫未减。李如雨的哥哥王复国已长大成人,在父亲的匠坊里帮忙打理生意。一家三口话说不完,话题无穷。李如雨的心中久违了充实与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大年深感当年亏欠李道明恩情,特意将李道明也请到王府做客。李道明看着李如雨在新家团圆,心里释然不少,也为多年前误会了李如雨的身份向王大年赔礼道歉。王大年沉吟了一会,起身向李道明作揖:

“其实这也是老天爷的安排。当年要不是有道兄你误以为如雨是自己女儿抱了回去,以当时的情形,我们的如雨只怕早已不在人世了。我王家永远感激不尽!”

李如雨虽然找到了自己的生身父母,却时刻牵挂着收养自己长达十几年的张家人。张老汉夫妇并没有亲生骨肉,现下李如雨要走,他们夫妻俩心中都空落落的。尤其是宋宝,本已聘定了亲,没成想自己最心爱的人却要离开自己而去。

李如雨去看望张家人,宋宝见了李如雨红了眼圈,哽咽道:“如雨,我知道你现在生活已经变好了。以前咱们家境不同啊,我没能给你太好的生活。如今你找到自己的官宦世家,将来必定衣食无忧,又何必再回想从前。只要你过得好就行了。”

李如雨眼含痛楚,她知道宋宝一直喜欢自己,如今自己要走,他一定很难过。李如雨在张家十几年,也深知张老汉一家人的恩情。她安慰道:“宝宝,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张叔叔张婶婶这些年来对我的抚养之恩的。你们向来待我如同己出,我李如雨决不辜负大家哪怕一丝一毫的期望!”

谁知,李如雨一家刚回到王府,王如意的生母冷月就来找她的哥哥王复国商议,她提出由王家再次将李如雨许配给宋宝!王复国一听大喜过望,立刻就同意了母亲的想法。王如意得知后欣喜不已,她知道母亲如此做完全是出于报恩张家的赤子之心。

于是,王家和张家又重新举行了李如雨和宋宝的订亲仪式。李如雨终成了宋宝的正室夫人。宋宝高兴还来不及,天天都抱着李如雨转来转去。张老汉夫妇也是太高兴了,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这一生能有今天的福分。

“如雨啊,这下你跟宋宝就是一家人了!以后你就在咱们张家住,别老往你王家跑啦!”张老太开心地对李如雨叮嘱道。李如雨羞答答地点点头,眼神却忍不住飘向了宋宝——如今自己心爱的人终于名正言顺成为了夫婿!

时光荏苒,李如雨与宋宝的感情非常好,两人白头偕老,永浴爱河。他们共同生养了三男一女,儿女们各有所成,极大地安慰了夫妻二人的暮年生活。

宋宝最终接手了岳父的生意,在长安城内开设的匠坊越来越大。李如雨和公婆相处也十分和睦。三家人往来密切,感情融洽。李如雨经常带着自己的几个孙子孙女去王家找外公外婆玩。王家老爷和冷月姑姑也经常让李如雨帮忙将自己做的点心拿到张家分给老汉夫妇,让他们尝尝最新的风味。

王家虽然早就宽恕并感激李道明当年的误会,但李道明自己却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的糊涂举动。他总觉得亏欠了王家,也亏欠了养育李如雨长大的张家恩情。于是他在女儿李如雨的帮助下,终身致力于在长安城运送食盐等民生物资方面的公益事业,为百姓辛勤奔波。李如雨夫妇和张老汉夫妇都由衷地为李道明老人的奉献精神点赞。

转眼间又过了十几年,李如雨和宋宝的子女们都已长大成人,也基本成家立业,儿孙环绕着两位老人。李如雨和宋宝如今也已老迈,但始终保持着年轻时那份甜蜜蜜的恩爱。

他们的后代们个个品学兼优、事业顺利。三家姻亲的香火不断地传承了下去,子子孙孙们都受益于老祖宗当年积下的善缘。李如雨与宋宝的福分最终在子孙后代间荫复了整整三代,天道感佑善良正直之人,福德自有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