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从时候开始认识蜗牛的呢?是爸妈为你轻轻哼唱的《蜗牛与黄鹂》,还是雨后天晴,在草地上与沾着晶莹露珠的小蜗牛的不经意邂逅?

图 | pexels·photomix compan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pexels·photomix company

汉语中的蜗牛,其实是泛指陆生生活的腹足纲贝类,并不是单指某种生物。而在英文中,“snail”则可以泛指在淡水和海水中生活的螺类以及在陆地上生活的蜗牛。

全世界的蜗牛至少有2-3万种,分布在世界各地,它们大小和形态各异,其中不乏一些色彩斑斓的漂亮蜗牛。

图 | 维基百科 · Hectonichu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维基百科 · Hectonichus

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奇妙多彩的神奇蜗牛吧~

彩绘多线蜗牛

彩绘多线蜗牛

图 | Inaturalist · pancuban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Inaturalist · pancubano

多线蜗牛属(Polymit)的各类蜗牛,因其壳体上独特变化和颜色组合,没有其他种类的海生贝类、淡水贝类和陆生贝类可以与它们相媲美。

美丽多线蜗牛/秀丽多线蜗牛(图 | Inaturalist · alex83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丽多线蜗牛/秀丽多线蜗牛(图 | Inaturalist · alex835)
苔藓多线蜗牛(图 | Inaturalist · dasiel-borroto-escuel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苔藓多线蜗牛(图 | Inaturalist · dasiel-borroto-escuela)

其中的彩绘多线蜗牛(Polymita picta),也叫叉线海明蜗牛、古巴糖果蜗牛,被誉为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蜗牛,赤橙黄绿青蓝紫黑不同颜色的自由搭配,变化万千的线条纹路,造就了它们绚烂多姿的外壳。

dasiel-borroto-escuel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dasiel-borroto-escuela
elise_egger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lise_eggers
rappma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rappman
mig_ernest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ig_ernesto
amantedarmani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mantedarmanin
pancuban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ancubano

以上6张图片均来源Inaturalist,图片下方标注为照片的作者

多线蜗牛在阴雨天或空气湿度很高的时候,会很活跃。当天气变得干燥或低温(低于20摄氏度)时,便钻回壳里附在树叶或树皮上,外壳口缘被类似唾液的物质(膜厣)封住,在与空气接触时,硬化并呈现塑胶的外观,而且还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群聚现象。

苔藓多线蜗牛,还可以观察到壳口残留的膜厣(图 | Inaturalist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苔藓多线蜗牛,还可以观察到壳口残留的膜厣(图 | Inaturalist ·
彩绘多线蜗牛(图 | Inaturalist · manfrax)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彩绘多线蜗牛(图 | Inaturalist · manfrax)

多线蜗牛基本都是树栖种类,生活在各种各样的植被上,但它们的食物并不是植物的嫩叶,而是长在植物上的各种真菌和地衣,可以避免真菌大面积覆盖植物叶片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对植物来说,多线蜗牛们简直是好朋友般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彩绘多线蜗牛(图 | Inaturalist · mig_ernest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彩绘多线蜗牛(图 | Inaturalist · mig_ernesto)

相对许多大国而言,古巴虽然国土面积并不那么辽阔,但拥有1600多座岛屿,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性气候,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空气相对湿度大,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许多特有的物种只在一个山坡或一片树林里有记录。生活在这里的多线蜗牛们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几乎只能适应古巴地区的气候,且目前没有实现人工繁育。

彩绘多线蜗牛(图 | Inaturalist · c9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彩绘多线蜗牛(图 | Inaturalist · c94)

由于工业化和开发造成的栖息地破坏、过度采集等原因,它们的数量日益稀少,如今除了少量用于科研目的之外,古巴当地已不允许携带多线蜗牛出境。

我们也希望这些可爱的小精灵,能够在它们熟悉的山野,自由自在地繁衍生息。

旋线树蜗牛

旋线树蜗牛

彩带舌型螺(图 | Inaturalist · featherglades_7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彩带舌型螺(图 | Inaturalist · featherglades_77)

舌型螺属(Liguus属)的各种旋线树蜗牛,以变化多端的花纹和颜色著称。在欧洲殖民者发现他们之初,贝壳学家被其丰富的变化所迷惑,每有一种花纹或颜色的变化都认为是新的物种,一度命名了1800种之多。

其中的七彩少女蜗牛(Liguus virgineus),也被称作原虹蜗牛、处女舌型螺,英文俗称candy cane snail,candy cane被称作拐杖糖,通常红白相间,从名字里我们不难猜出七彩少女蜗牛的特征,但它的壳表颜色可远远不止红白两色,其花纹变化的模式有约十万种。

拐杖糖(图 | pexels · Brigitte Toh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拐杖糖(图 | pexels · Brigitte Tohm)
七彩少女蜗牛(图 | 维基百科 · H. Zel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彩少女蜗牛(图 | 维基百科 · H. Zell)

七彩少女蜗牛分布区域并不广,仅分布在加勒比海地区的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以及古巴东部山区,近几十年,在佛罗里达也有过零星的活体记录。

图 | Inaturalist · jiri_hodece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Inaturalist · jiri_hodecek

彩带舌型螺(Liguus fasciatus)也是一个明星物种,在美国有约60个变化型,在古巴有70余个,很多变化型仅仅分布在某一个小山包的几棵树上,非常难以获得,目前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影响,这个物种中的很多变化型已经灭绝,种群退化也使得他们的贝壳正在逐渐变小。

彩带舌型螺的部分亚种(图 | 维基百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彩带舌型螺的部分亚种(图 | 维基百科)

为了保护这种动物,美国已经将他们的产地列为国家公园进行保护,不再允许采集,在产地公园中手持望远镜,寻找树上舌型螺属的蜗牛倒是成了一个热门旅游项目,这也给我们如何将欣赏与保护融合提供了参考。

图 | Inaturalist · jaykell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Inaturalist · jaykeller
图 | Inaturalist · isaacthelor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Inaturalist · isaacthelord

双旋蜗牛

双旋蜗牛

Amphidromus phamanhi (图 | 维基百科 · Lin Liwe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mphidromus phamanhi (图 | 维基百科 · Lin Liwen)

Amphidromus属的坚螺科蜗牛分布在从我国西南到中南半岛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最远分布到澳大利亚北部,这类蜗牛中很多种全部为左旋,还有一些种类左旋右旋比例大概1:1,所以又得名“双旋”蜗牛。

黑胝双旋蜗牛(图 | Inaturalist · Amada4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胝双旋蜗牛(图 | Inaturalist · Amada44)

它们有着不逊于古巴蜗牛的艳丽颜色和甚至更为丰富的花纹颜色变化,白天大多生活在热带雨林的高树树冠上,偶尔在夜间下到地面活动,爬行速度极快,由于同时在树上和地上生活,所以有的学者称其“两栖”蜗牛。

Amphidromus furcillatus (图 | Inaturalist · disteir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mphidromus furcillatus (图 | Inaturalist · disteira)
斜双旋蜗牛(图 | Inaturalist · ulexeuropaeu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斜双旋蜗牛(图 | Inaturalist · ulexeuropaeus)
黑胝双旋蜗牛(图 | Inaturalist · tenebrionidfa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胝双旋蜗牛(图 | Inaturalist · tenebrionid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