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人才盘点类专业咨询过程中,经常有企业管理者反馈其遇到的一些困惑,笔者在此对其中一些常见的困惑进行归类及简要解答,以供探讨。

盘点应用类

企业管理者对人才盘点常感困惑的第四类为盘点应用类,即与人才盘点结果的应用方式、应用结果与应用效果等相关

(五)裁员,是先裁能力不行的,还是先裁绩效不行的?

前文提及,这个困惑虽然看起来只有一句话,但想要做出有效回应,可能需要分三步,也就是说,需要探讨三个有强衔接关系的话题,才能够从底层逻辑上形成对裁员动作的理解共识。

前文已经与大家针对“话题一:企业要不要裁员”、“话题二:九宫格能不能直接用来裁员?”进行了探讨《裁员!是先裁能力差的,还是绩效差的?》,接下来再与大家继续探讨第三个话题——裁谁不裁谁

话题三:裁谁不裁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低能力低绩效

先来看争议比较小的双低人员,这类人员通常在企业中占比在5%左右,他们无法达成所在岗位的工作要求与绩效结果,同时也不具备符合公司要求的能力。对于这类人才,在人才应用层面相对直截了当。

如果这类人员所在岗位相对重要的话,需要尽早选定继任者或顶岗人员,尽早制定并实施继任计划或顶岗计划;同时,一旦时机成熟时(最好在3个月内),优先对这类人员进行调岗、降级,甚至实施裁员动作。如果这类人员所在岗位的重要性较弱,则可以直接进入调岗、降级或裁员动作环节。

同时,在人才激励层面,可以按照绩效考核要求,执行相关负激励。而在人才培养层面,则把关注更多地放在未来,即一方面分析绩效差的原因,为后续上任人员避坑,另一方面计划性地培养继任者或顶岗人员,以便无缝衔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力低绩效

这类人员通常在企业中占比在5-10%左右,他们的绩效明显没有达到相关要求,同时,或者因为入职或上岗时间短,基本胜任的能力尚未得以结果体现,或者因为没有充分适应企业的环境与文化,没有充分发挥能力。

对于这类人才,在人才应用层面,需要先对其绩效表现差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理清究竟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

如果是因为入职或上岗时间短的客观原因,则需要采取“胡萝卜+大棒”的管理方式,即一方面与其共同梳理、制定改进计划,并予以针对性的密集性指导,帮助其快速追赶;另一方面,为改进计划设定期限,到达期限时仍不能绩效达标者,回任原岗位,或不予试用期通过。

而如果是因为没有充分适应企业的环境与文化的主观原因,经过绩效改进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之后,仍无法绩效达标者,可以考虑裁员。

同时,在人才激励层面,可以按照绩效考核要求,执行相关负激励,除非特殊情况不用考虑涨薪。而在人才培养层面,则采取绩效改进计划的方式,密集性指导与跟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低能力中绩效

这类人员通常在企业中占比在5-10%左右,他们的绩效基本符合要求,但是能力与公司要求相差甚远。对于这类人才,在人才应用层面

一方面可以尝试为其设置挑战性的绩效目标,倒逼一下更好的绩效表现与结果;另一方面可以对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制定改进计划,在时限范围内进行针对性的密集性指导,尝试帮助其提升核心能力。当到达改进计划期限时,如果没有明显的改进效果则需要进一步管理动作。

如果这类人才处在非关键岗位上,且薪资水平对企业来说性价比还行,可以继续留任;而如果这类人才处在关键岗位上,则可以提前布局继任、顶岗计划,待时机成熟时,予以裁员及顶替。

同时,在人才激励层面,正常执行现有绩效机制基于绩效结果予以兑现即可,除非特殊情况不用考虑涨薪。而在人才培养层面,则采取绩效改进计划的方式,密集性指导与跟进。

综上,在面对能力、绩效不佳的人员,是否做出裁员决策,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与判断。同时,毕竟裁员对企业来说不算小动作,笔者这里给到企业一个补充判断。无论是双低人员还是低中人员,在做出是否裁员的判断之前,管理者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

如果这个人主动离职自己会不会挽留?如果挽留,是因为这个岗位做出的挽留,还是因为这个人本身做出的挽留?

基于当下对这个人的熟悉程度,如果回到他应聘前的状态,会不会选择录用他?

两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支撑进一步的判断。